医院急诊外科

近年来,国内外医学影像学技术进展迅猛,优胜劣汰。仅局限于依靠病人主诉、临床症状、生理生化指标和传统二维影像来确定疾病的方法已无法满足医生与患者的需求,能看透人体内部结构,观察内脏血管的3D可视化技术,应需问世。

如今,精益求精的3D医学影像极具魅力,临床外科解剖数字化、诊断程序化和手术可视化,已不再是医生天马行空的想象。3D可视化技术是医学影像行业发展的趋势,旭东不断提高自身队伍的研发实力,最终开发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3D+医学影像可视化处理系统。

案例分享1:

胰头占位胆道梗阻+动脉血管变异

患者xxx,男,54岁,主因“反复上腹部疼痛半月,伴皮肤及巩膜黄染10+天”入院。患“2型糖尿病”7+年。

入院时主要体征: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腹部平,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柔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辅助检查:

院外上腹部MRI+MRCP:1.胆总管下端狭窄原因:炎症?其他?2.肝内外胆管扩张;3.胆囊多发结石;4.胰头增大。

诊断:1.梗阻性黄疸:(1)胆总管结石?(2)壶腹周围癌?(3)炎性狭窄?2.胆囊结石;3.慢性胆囊炎;4.II型糖尿病。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总胆红素.3μmol/L↑,直接胆红素.9μmol/L↑。

院内MRCP提示:低位胆道梗阻:胆总管末端狭窄中断并胰腺钩突区似见等信号结节影,建议增强检查排除新生物。

上腹增强CT:胰头占位性病变并低位胆道梗阻,考虑胰腺钩突癌可能性大。甲胎蛋白3.03ug/L,糖基抗原:.59u/ml↑,癌胚抗原4.17ug/L。

随后行ERCP,术中见十二指肠乳头形态正常,造影后胆总管上段扩张,胆总管胰腺段未见显影,放置鼻胆管引流。

肿瘤位置及整体情况

肿瘤与周围管道关系

动脉血管变异

案例分享2:

十二指肠乳头癌

患者xx,女,57岁,因“发现皮肤及巩膜黄染半月”入院。

入院后行MRCP+上腹部,提示1、胆总管下段结石并胆道低位梗阻;2、慢性萎缩性胰腺炎征象。

上腹部CT增强扫描,提示低位胆道梗阻、胆总管末端可疑稍高密度结节影:结石?

经三维可视化重建后提示:十二指肠乳头占位。

随后行ERCP见:十二指肠乳头包块,考虑十二指肠乳头恶变。

予取活检,病检回示:十二指肠乳头癌。

肿瘤位置及整体情况

肿瘤与周围管道关系

案例分享3:

右肝巨大肿瘤

患者XX,男,45岁,主因“反复右上腹痛2+月,加重7+天”。既往20+年乙肝病史,未正规治疗。

辅助检查:

上腹增强CT:肝脏右叶增大,肝右叶见巨大卵圆形占位,形态欠规则,最大截面约14×9cm,动脉期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肝右叶动脉明显增粗、迂曲,门静脉可见显影,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密度影。

实验室检查:乙肝表面抗原(定量).00IU/ml↑,乙肝e抗原(定量)0.29S/CO,乙肝核心抗体(定量)10.79S/CO↑。免疫:甲胎蛋白.00ug/L↑。

肿瘤整体情况

术前方案规划:

方案一:残肝比为22.29%

方案二:残肝比为33.08%

方案一:肝中静脉离断

方案二:肝中静脉保留

以腹部脏器模型三维重建、虚拟手术及外科导航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直观展示人体内部的解剖结构,以高科技融合而成的立体视觉正好成全了外科医生的舞台梦想,使精确定位和病灶定点清除不再是难题。利用3D技术为外科医生带上现代化的透视眼镜,是外科医师在结构复杂的肝胆胰等外科疾病,诊治中可以获得术前模拟、术中导航、精准微创、减少损伤的效果,而在3D可视化基础上的仿真手术,使复杂的手术在术前可进行手术“训练”和方案讨论,术中进行手术导航,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手术风险。

医院急诊外科∣一个不出门就能接触名医的







































云南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zl/42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