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很多胆囊结石,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是胆囊结石的并发症有很多,有时很严重:胆囊坏疽穿孔,肝脓肿、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胆囊癌等,所以需要及时治疗。尤其目前胆囊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诊断困难、疾病进展迅速、辅助治疗手段匮乏、预后极差的现实情况,微创切除患有结石的胆囊、避免结石癌变,具有切实可行的意义。

胆结石的治疗

01

保胆取石

需要非常慎重,不建议广泛开展,术前必须确保胆囊功能正常。

1.胆囊结石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晰。只是把石头拿掉了,没有改变胆囊结石形成的机制。

2.复发率高,30%,反复“保胆取石”,会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费用。

3.胆囊功能的检测,目前只能监测胆囊收缩功能,超声测量餐前餐后胆囊体积比值,来计算胆囊收缩率。

4.胆囊结石是胆囊癌首要危险因素。

5.目前国外没有最新的保胆取石相关的报道。

02

腹腔镜微创胆囊切除术

中华医学会胆道学组的共识和我们的临床经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胆囊结石病人即具备手术指征,也就是说,医生会建议手术切除胆囊。

1.50岁以上患者,或发现患有胆囊结石超过5年。

与长时间的结石刺激胆囊粘膜会继发胆囊癌变有关。同时患者年龄逐渐增加,体质逐渐变差,出现胆囊排石会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

2.合并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一旦胆囊炎急性发作,保守治疗成功的机会很小,而且病情进展迅速,出现胆囊坏疽,穿孔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人。

3.结石大于2cm的患者

与胆囊的癌变关系密切。

4.瓷性胆囊

与胆囊癌关系密切。

5.充满型胆囊结石

因为即便不切除胆囊,胆囊也已经没有功能,且增加癌变风险,失去最佳治疗时期。

6.萎缩胆囊

萎缩的胆囊不但没有功能,而且容易继发胆囊癌。

7.胆囊腺肌症

与胆囊癌关系密切

8.胆胰合流异常

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要定期复查,有胆囊结石的患者要比无胆囊结石的胆囊炎患者胆囊癌发病风险高7倍以上,如果不能除外癌变,还是应该考虑手术治疗的。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还是建议积极手术切除胆囊,降低急性胆囊炎、胆囊坏死等发作风险,改善生活质量。临床中遇到的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往往是2到3毫米的小结石,堵塞胆囊管或者落到胆总管会引起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胆囊坏疽穿孔,胆源性胰腺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感染中毒性休克危机生命,被称为“危险结石”,如果胆囊结石引起过胆囊炎,而且再次发作的概率很高,需积极手术治疗。更小的结石也可能症状很明显,泥沙样结石也可以引发胆源性胰腺炎、胆管炎等,需积极手术治疗。

胆总管结石的治疗

1.胆总管结石伴有胆总管扩张,直径1cm以上,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或一期缝合术。

2.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不扩张或者直径1cm以下的,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石(ERCP)

TIPS

另外:1.对于存在梗阻性黄疸的老年体弱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及肿瘤晚期不能手术的病人,需要及时解决梗阻,改善肝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2.病人术前存在梗阻性黄疸,肝功能差不能耐受麻醉的,必须及时减黄,改善肝功能,为手术创造条件。

以上两种情况需要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或者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

人才梯队建设

肝胆胰专业一一马书贵、邢秀云、耿国旺

胃肠、肛肠专业一一田杰、孙国兴、马保海

甲状腺、乳腺专业一一向书涛、马保海

疝和腹壁外科专业一一邢秀云、耿国旺

医院外五科(普外科)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医护人员素质优秀,科室的腹腔镜技术是我院传统的特色专科技术,医院处于领先地位,现已将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各个专业领域,该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痛苦轻等优点。我科致力于以微创化、规范化和人性化的服务,严谨的工作态度,尽量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制定规范、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使病人获益最大化,一直是我们坚持的原则!

医院住院部七楼东侧

--/-

专家简介

邢秀云

副主任医师,外五科主任,本科学历,从事普外临床工作将近30年,对急腹症、腹部外伤和普外科疑难疾病的综合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微创肝胆手术,微创疝手术,微创胃肠手术和乳腺手术。

科室位置:住院部七楼

医院

急救

24小时免费接住院病人、接送孕产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zl/114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