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都会出现黄疸,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临床表现,绝大多数宝宝不久就会自然消退,少部分会需要进行蓝光照射退黄,但一般都会在2周左右退至正常范围内,早产儿可能适当延迟,这我们称之为“生理性黄疸”。

如果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周;黄疸退而复现等,我们称之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有内科原因,也有外科原因。内科常见的如肝炎综合征;需要外科干预处理的统称为“外科性黄疸”。

          

外科性黄疸主要指阻塞性黄疸,儿童常见病因有如下:

1、胆道闭锁

2、胆汁淤积

3、胆总管扩张症

4、胆道结石、寄生虫及肿瘤等

          

病因不一样,手术方法也不一样。

先看看正常的胆道

胆道闭锁的情况

为了早日排除胆道闭锁,对于病理性黄疸的患儿,内科保守治疗2周,效果不佳,年龄大于2月者,需要积极进行手术探查。术中行胆道造影检查,探查如为胆汁淤积,则术中经胆囊行胆道冲洗,预后良好;如术中探查发现胆道闭锁,则行肝门部空肠吻合术(葛西手术),但预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部分病人肝纤维化继续存在,最后需要进行肝移植。

胆道闭锁,必须在3月内手术,最好是在2月内手术,超3月后手术效果不佳。大于60天,每超过10天,手术成功率下降一半,因此往往黄疸的患儿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积极的手术探查是取得良好预后的一种方法,为患儿赢得最宝贵的时间,如果一味消极等待,心存侥幸,只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这一点作为黄疸宝宝的家长必须达成共识!

胆总管扩张症为临床较常见疾病,发病率也较高,经典的胆肠R-Y吻合手术效果确切。这种疾病患者可在各个年龄阶段发病,很多患者经常反复发作的腹痛,可伴有黄疸,容易并发胰腺炎。根据囊肿形状分为多种类型,但我们在治疗胆总管囊肿疾病方面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最小年龄有3月不到,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多为胆管炎、粘连性肠梗阻。胆道结石、寄生虫(胆道蛔虫)手术效果较好,去除梗阻原因就可获得明显改善,预后良好。小儿肿瘤引起胆道梗阻少见。

          

碰到黄疸的宝宝,我们应该做哪些辅助检查呢?

首选彩超。为最常见的无创检查,可以了解有无胆囊,胆管扩张情况,有无结石梗阻等。

其次是胆道磁共振(MRCP),能清晰显影胆道情况,没有辐射,但是检查时间较长,一般要半小时,宝宝需要在镇静的情况下进行。

最后是腹腔镜探查。宝宝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可以了解胆道走行,管径以及有无畸形;了解有无胆囊;可以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及表面情况;可以行胆道造影检查证实胆道有无闭锁,这是金标准。

          

医院小儿外科病区:新门急诊大楼25楼;

医院小儿外科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

专家门诊周一、周四下午;

-;(郭医生)。









































北京专业权威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zl/55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