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九九重阳

龙口孝德文化节即将来临

金婚老人、孝贤人物、孝德书画展···

每逢佳节倍思亲

今年,我拿什么奉献给你

我的爸妈

导读

习大大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为深入推进家庭文明建设,今年5月份,市文明办、市妇联、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寻找“最美家庭”的热潮,经过层层选拔推荐,筛选出以下候选家庭参加“龙口市十大最美孝德家庭”评选。

龙口市十大最美孝德家庭

候选家庭名单

▽▽▽

栾世芬家庭(北马)

  栾世芬,龙口市北马镇仲家东村一名农村妇女,与丈夫结婚后一直与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双方老人。五年前,栾世芬的母亲因骨盆摔裂卧床不起,今年年初,婆婆也因病去世,丈夫和儿子又常年在外跑车,照顾公公和母亲的重担就落在了她的肩上。公公已经90岁高龄,行动不便,需要看护,为了更好地照顾公公,栾世芬搬进了公公对面的房间,每天形影不离、细心照料。在照顾公公的同时,栾世芬还要腾出精力来照顾卧床不起的母亲,就这样每天给老人们洗脸梳头、喂水喂饭、端屎端尿,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迟元玉家庭(七甲)

  迟元玉夫妻是龙口市七甲镇后迟家村有名的孝顺家庭,父亲85岁了,行动不便,他们每年都要带父亲入院半月调理身体,老人常年要吃哮喘药,只吃一个牌子药,认为别的牌子吃了恶心,为了保证公公不断药,迟元医院成袋成袋的往家里买,尽可能的满足老人的需求。迟元玉的岳父八年前患上老年痴呆症,他不嫌弃老人自言自语,经常把老人接到家中,为他洗澡,陪他吃饭、散步。迟元玉说:“人老了就像小孩,年龄越大,依赖性就越强。”他们夫妻俩经常买些零食给老人吃,讲笑话给老人听,老人在他俩的精心照顾下,气色好了,心情也好了,病情大有好转。

石凤莲家庭(芦头)

石凤莲家庭婆媳三代爱心接力在芦头镇郭家村是非常有名的,儿媳麻爱卿是个孝顺能干的好媳妇。婆媳二人36年来从未红过一次脸,亲如母女。石凤莲已94岁高龄,身体硬朗,逢人就夸“我有个好媳妇,有好东西她都不舍得吃,回家先放我手里”。将心比心,儿媳出车祸,婆婆衣不解带的付出照顾、端吃端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婆媳二人的互敬互爱孙媳妇王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也经常帮忙伺候老婆婆,给她理发、剪指甲,并主动分担家务,为婆婆分忧。只要有时间,王洁就给老人们买些好吃的送去。婆媳三代互相关爱,不仅让家庭更和谐,同时也影响了村里人。

傅欢萍家庭(东江)

  傅欢萍家庭是东江街道崖头村一个平凡而朴实的家庭,也是幸福的五口之家。傅欢萍当初嫁过来时婆家经济条件不是太好,而且婆婆智商有点低,生活得人照料。结婚第二年婆婆患了乳腺癌住院,当时儿子刚出生才几个月,为了照雇好住院的婆婆,她只好将嗷嗷待哺的孩子送回娘家让妈妈帮助照看。当时为了筹集给婆婆治病的住院医疗费,她还顶着压力将结婚的新房卖了。傅欢萍十几年来,和丈夫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压力,是远近闻名的榜样家庭。

隋媛珍家庭(黄山)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儿媳,但黄山馆镇三村的媳妇隋媛珍22年如一日,尽心尽力照顾因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每天晚上都要起夜帮婆婆翻身,换尿不湿,早晨还要早起为婆婆做可口的饭菜。婆婆吞咽功能不好,得病后也不能佩戴假牙,因此每顿饭都要喂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隋媛珍从来都不厌烦,总是先把婆婆喂饱了自己再吃饭。隋媛珍婆婆住的房子一尘不染,去过她家里的人都说,一点都不像瘫痪22年的老人的家里,非常干净。如今92岁高龄的婆婆精神矍铄,每天三餐规律。隋的一儿一女也以自己的母亲为榜样,孝顺懂事,事业有成。

姜文芝家庭(石良)

  姜文芝,石良镇山后柳家村的一名农村妇女,儿子从小患上脑瘫生活不能自理,丈夫双目失明需要人照顾,她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却依然坚强、勇敢、勤劳。23年来,她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因为她要照顾儿子和丈夫,她走路都是小跑,因为家里有做不完的事,她常常满脸疲惫,却从不轻易流泪,因为她要为丈夫、儿子撑起一片天。

姜红艳家庭(诸由)

  姜红艳和马贵斌是诸由观镇冶基村一对普普通通的夫妻,结婚21年来他们相敬如宾、孝敬老人。婆婆是一位智障患者,狂燥时经常骂人,而且生活不能自理,他们夫妻俩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一住就是21年。年公公被查出了肺癌,经过一年的治疗,公公还是离他们而去,面对欠下的债务,姜红艳辞去工作,养起了肉食鸡,后来又经过考察,开了一个小五金店。如今77岁的妈妈也患了脑血栓,没办法,他们夫妻俩只好不管走到哪里,都把双方老人带在身边耐心细致的照顾,让老人安享晚年。

吴翠萍家庭(兰高)

  吴翠萍,龙口市兰高镇四平村的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年3月,86岁的公公突发脑溢血变成植物人,她毅然辞去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床前榻后,悉心照料,多个日日夜夜她和丈夫从没睡个囫囵觉,每天不厌其烦的为老人喂食,翻身,擦拭身子,将老人住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一点异味都没有,她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感动身边的人,成为街坊邻居学习的好榜样。

孟兰芳家庭(下丁)

  孟兰芳,女,91岁,龙口市下丁家镇南邢村人,是龙口市鸿雁义工队年纪最大的一名成员,在她的带动下,这个家庭7口人都参与到义工大家庭中,包括她2个年幼的重外孙。几年来捐出了数万元的善款。目前,在孟兰芳的带动下,全家人每月定时到敬老院里扫扫地、包饺子和老人们聊聊天,有的时候还自己从家里带一些水果分给他们。她们的行动感动着身边的每个人。孟兰芳女儿邢春国说:“一个家庭要有好的家风,我妈妈带领我们去做义工就是为了传承这个家风。”义务付出,润物无声,她们将爱心奉献给社会,同时也感召了更多人加入到义工的行动中。

王桂兰家庭(东莱)

  王桂兰,女,64岁,龙口东莱街道松岚村人,其母十二年前因脑血栓瘫痪,卧床八年半,为了在晚上母亲醒来时自己能够照顾母亲,王桂兰找来一根红绳,一头系在母亲能动的手腕上,另一头系在自己的手腕上,这样晚上母亲只要一动王桂兰就能知道,母亲累了给母亲翻身,想起夜了给母亲端屎端尿,从来没有厌烦过。年母亲去世,父亲因老伴儿的离世倍受打击,突患老年痴疯,又喊又唱,有的时候还会咬人,也不配合治疗,王桂兰总是不厌其烦的给父亲喂药,哄父亲开心,毅然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担。

李连君家庭(徐福)

  李连君,48岁,徐福街道南王村一位勤劳善良、朴实的家庭妇女。在生活中,她把全家老少关系处理的井井有条,四邻和睦相处。尤其对家中老人关心备至,婆婆因心脏突发病住院,她接屎端尿,吃饭时一口一口地喂,按照医生嘱咐的时间给婆婆翻身按摩,使婆婆很快恢复健康。她还办起了有十几年历史的小型养猪场,承包了五亩地的菜园子,十亩地的庄稼。在她的辛勤打理下,一家人的日子其乐融融。

孙淑芝家庭(龙港)

  孙淑芝,一位63岁的农村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演绎平凡的亲情故事。孙淑芝与爱人是一个村的,结婚40多年来相互支持,相爱相扶,邻里关系更是和谐融洽,尤其下雪时,她和爱人总是第一个把整条街道清理干净。她深知,孝道是幸福家庭的基石,公公去世早,婆婆年轻时一人拉扯着五个孩子长大不容易,现在落下一身病痛,靠几个儿女轮流伺候。轮到她家时,她与婆婆同床休息,让婆婆在自家多留住一段时间。她的言传身教带动了整个家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儿子是企业的副总,儿媳是企业的财务骨干,一家人凭着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幸福。

姚殿佳家庭(新嘉)

  新嘉街道姚家新村姚殿佳一家,是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全家上下共十几口人,可谓子孙满堂,父慈子孝,其乐融融。作为父母,姚殿佳夫妇真正的做到了严谨治家,对三个孩子的教育也是尽心尽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现在三个儿子均已成家立家,且都事业有成。姚殿佳夫妇结婚后一直与老人同吃同住,悉心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直到老人安然离世。如今,随着年岁增长,夫妇二人身体已大不如从前,生病住院,孩子们日夜轮流照顾,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给老人过生日、洗衣服、端水送药,关怀备至。孙子、孙女也常回家看望老人,给他们添置新衣和需要的东西。多少年来,家庭成员之间从没有斗过一句嘴,从没有红过一次脸。

赵宪荣家庭(高新区)

  赵宪荣,53岁,高新区马胡同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她30年如一日悉心打理农家琐碎的生活,在经历公公脑血栓不能自理时,她把公公当成了亲爹,克服心理障碍,伺候大小便;婆婆患老年痴呆,白天睡觉晚上吵闹,为了不吵到邻居,她晚上陪婆婆睡觉,进行安抚,时间久了,她自己也患上了贫血和支气管扩张的病,但她无怨无悔,在治病调理自己身体的同时将费用压缩到最低,不给本已经济拮据的家庭增添太大负担。如今,婆婆已经去世,她仍一如既往的照顾好公公的晚年生活。

辛红艳家庭(度假区)

  辛红艳,度假区大杨家村人,与丈夫婚后一直和老婆婆、婆婆、公公、小叔子一起生活。后来,老婆婆去世,小叔子也外出工作,儿子也娶妻生子,四代人一直生活在一起。作为媳妇,她克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妻子,她和丈夫互相关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由于老人的消化不好,一天三顿都要煮的很烂,经常是侍候公公婆婆吃完饭,饭菜也都凉了。辛红艳整天不闲着,不是洗洗刷刷,就是给老人洗澡梳头收拾卫生。在她的带动下,家庭也特别和睦,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李秀梅家庭(交通局)

  李秀梅,47岁,是公交公司一名普通员工,婚后至今23年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婆婆患有严重的类风湿腰腿痛病,每天李秀梅都要坚持为她按摩。年,丈夫在上班途中发生严重车祸、导致骨盆股骨头多处骨折、腰部严重损伤,入院治疗卧床恢复近三年。这期间李秀梅还要照顾面临高考的女儿,每天都要早起晚睡。年9月婆婆又因胆管结石严重入院治疗半月,后又转院青岛接受手术,她既要照顾受伤的丈夫又要照顾患病的婆婆而且还要兼顾管理一亩多农田。生活虽然很累很辛苦,但她从没有因为生活压力大而耽误工作。

庄永军家庭(人社局)

  庄永军,今年47岁,是军队转业干部,本来他的家庭温馨而幸福,然而,祸事接踵而至,先是岳父胸闷憋气入院,接着妻子因女儿高考的事情压力大,再加上长期高血压而突发脑血栓,那段时间,医院9楼,妻子住在8楼,他瞒着岳父两头跑。就在岳父渐渐恢复,妻子出院回家之时,他的母亲查出患有直肠癌,需要手术。庄永军只好带着母亲到烟台住院,将妻子托付给岳父母照看。面对这一切,庄永军相信,只要乐观坚强,就不会被困难打倒。每天,他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他告诉女儿:“爸爸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我不倒,家就不会倒。”

孙传超家庭(市场监管局)

  孙传超是龙口市市场监管局的一名普通职员,在生活中和妻子一起以孝道为荣,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的岳父岳母,年,岳母得了抑郁症,为了治病孙传超带着岳母去北京、济南、青岛、淄博、莱阳、医院等多地医治,岳母的病时好时坏,每年都要陪医院治疗一个多月。年岳父又因脑梗塞导致半身不遂,医院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岳父,出院后每天医院做康复理疗,给岳父按摩。就这样,他和妻子不怕脏、苦、累,耐心的照顾着患病的两个老人,十年如一日。

请给他们投一票吧!

1投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结束

2投票须知:务必先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治的好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by/42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