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天性胆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先天性胆管扩张危害 >> 吃生鱼片得肝吸虫病肝硬化
肝吸虫指华支睾吸虫,寄生在淡水鱼如草鱼(白鲩,鲩鱼)、青鱼(黑鲩)、鲢鱼、鳙鱼(大头鱼)、鲮鱼、鲤鱼、鳊鱼和鲫鱼等鱼肉中的肝吸虫叫做囊蚴,具有厚壁的囊蚴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
食入后,虫体在人体胆道寄生,可引起胆管内膜及胆管周围的炎性反应,出现胆管局限性的扩张及胆管上皮增生。感染严重时在门脉区周围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的萎缩变性,甚至形成胆汁性肝硬化。由于胆管壁增厚,管腔相对狭窄和虫体堵塞胆管,可出现胆管炎、胆囊炎或阻塞性黄疸。由于胆汁流通不畅,往往容易合并细菌感染。
华支睾吸虫病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很多,较常见的有急性胆囊炎、慢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肝胆管梗阻等。成虫偶尔寄生于胰腺管内,引起胰管炎和胰腺炎。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引起胆管上皮细胞增生而致癌变。
临床表现
轻度感染时不出现临床症状或无明显临床症状。重度感染时,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和消化道不适,包括发热、胃痛、腹胀、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肝区痛、血液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等,但大部分患者急性期症状不很明显。
临床上见到的病例多为慢性期,患者的症状往往经过几年才逐渐出现,一般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疲乏、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厌油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等较为常见。常见的体征有肝肿大,有轻度压痛,脾肿大较少见。严重感染者伴有头晕、消瘦、浮肿和贫血等,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
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华支睾吸虫后,临床表现往往较重,死亡率较高。除消化道症状外,常有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浮肿、肝肿大和发育障碍,以至出现侏儒症。
诊断方法---虫卵不容易查到
粪检找到华支睾吸虫卵是确诊的根据,一般在感染后1个月可在大便中发现虫卵,常用的方法有:涂片法:直接涂片法操作虽然简便,但由于所用粪便量少,检出率不高,且虫卵甚小,很容易漏诊。集卵法:此法检出率较直接涂片法高。集卵法包括漂浮集卵法和沉淀集卵法两类。也经常需要多次检查才能找到。
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引流胆汁进行离心沉淀检查也可查获虫卵。此法检出率接近%,但技术较复杂,一般患者难以接受。临床上对病人进行胆汁引流治疗时,还可见活成虫,虫体表面光滑,卷缩有蠕动,根据形态特征,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另外,抽血查到肝吸虫抗体阳性,B型超声波、CT检查对华支睾病诊断也有较大价值。
如果抽血查到肝吸虫抗体阳性,则应留大便反复寻找肝吸虫卵。由于虫卵不容易找,所以患者和检验师都应该保持足够的耐心,因为只有找到肝吸虫卵才可以确诊肝吸虫病。
如何感染
华支睾吸虫流行的关键因素是人群是否有生吃或半生吃鱼肉的习惯。成人感染方式以食鱼生为多见,如在广东珠江三角洲、香港、台湾等地人群主要通过吃“鱼生”、“鱼生粥”或烫鱼片而感染;东北朝鲜族居民主要是用生鱼佐酒吃而感染;小孩的感染则与他们在野外进食未烧烤熟透的鱼虾有关。此外,抓鱼后不洗手或用口叼鱼、使用切过生鱼的刀及砧板切熟食、用盛过生鱼的器皿盛熟食等也有使人感染的可能。
一般的调味品,如酱油、醋、芥、辣都不易杀死在鱼肉中的囊蚴。喝高度酒杀寄生虫也不靠谱,70度的酒必须经过24小时才能杀死肝吸虫,而平时饮用酒的度数远低于这个浓度,而且酒精在胃中被食物与胃液稀释,根本不足以杀死藏在鱼肉里的肝吸虫囊蚴,更不能预防鱼生里的肝吸虫对人体肝脏的侵蚀;
因此,吃用调味品拌过的生的鱼片,或者打边炉时生鱼片煮的时间不足,都不能杀死肝吸虫囊蚴,都可能染上肝吸虫病。
厚度约1mm的鱼肉片内的囊蚴,在90℃的热水中,几秒钟即能死亡。
防治措施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鱼、虾所致,预防华支睾吸虫病应抓住经口传染这一环节,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此外,不仅淡水鱼不能生吃,曾经在淡水、半咸水里生活过的海鱼也不能生吃。通常只有完全在海里生活的海鱼才可生吃。
治疗---肝吸虫很不容易杀死患上肝吸虫病不要自己买药治疗,一般打虫药效果不好,医院去找感染科医生,在医生的监控下用药。常用吡喹酮:疗效高,疗程短,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因副作用较大,一般需要住院,边治疗边观察身体状况。常常需要多次杀虫才能杀干净。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治白癜风哈尔滨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