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脸盲症,又称为“面孔遗忘症”,在全球范围内较为普遍。该症状表现一般分为两种:患者看不清别人的脸;患者对别人的脸型失去辨认能力。目前,国内还没有医疗机构可以对脸盲症进行专门的治疗。

//

近日,记者走近了一个百余人的“脸盲症”群体。季强,面对面看着父亲的脸,却跟着旁人一起叫了声“叔叔”;景岷,女友换了发型,他马上把她当成了陌路人……

为了不再出现类似尴尬,脸盲者不断自我开发出新的认人技能。他们可能会观察你脸上的一颗痣、衣服颜色、走路姿态和气场,甚至有人为了一眼认出老板,还专门用手机记下:“大boss,金边眼镜,瘦,高个”。

一个特殊的群体父亲距他2米远他跟朋友一起叫“叔叔”

季强,四川人,今年22岁。几个月前,他第一次听说“脸盲症”,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再经过测试后,他确定自己患有较为严重的脸盲症。

因为从小分不清人,季强隔三岔五就会遇到尴尬。大街上,有人主动打招呼,他要么低着头匆匆而过,要么迷茫的问对方是谁。“什么?你又认不得我了?你说我们一起喝了好多次酒了!”对方常常惊诧。

次数多了,他被人误解为“不尊重人”。“我只要一看到脸,就是虚的,看都看不清,更别说分辨是谁了。”季强说,让他疑惑的是,他的视力并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能玩“大家来找茬”游戏,但一涉及到人脸,哪怕是动漫人物,他都无法分辨。

有一次,季强和几个朋友坐在小区楼下花台上闲聊。季强很早就注意到一个人朝他们走来,但认不清是谁。这人走近时,几个朋友同时起身,他也跟着站了起来。“叔叔好!”朋友喊道。季强灵机一动,也跟着叫了声“叔叔”。这下,旁边的朋友都偷偷笑了起来,一个朋友还戳了戳他:“他是你爸啊”。季强这才反应过来,“当时我爸离我不到两米,气氛太尴尬了!”

变了个发型他认不出交往一年的女友

发现脸盲症后,季强加入一个叫“脸盲”的QQ群。在这个群里,他认识了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和他有相似症状的网友。

景岷,28岁,与季强看不清脸不同,他是记不住脸。景岷在群里并不活跃,每当有人询问脸盲症的问题,他偶尔会跳出来回应几句。在工作中,脸盲给他带来了不少烦恼,但现在早已适应。

“看脸没办法,但声音、头发、衣着,甚至走路姿态,都可以用来认人。”景岷说,尽管如此,他还是会有尴尬的时候。今年4月,景岷和女友约会,两人约好在小区门口见面。但当女友出现在他身边,他盯了好久都没能认出。女友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发什么呆呢?”听到女友开口,他才认出女友,“你太美了,我都看呆了。”景岷用一个玩笑化解了尴尬。

“我以前都是记她的发型,原来是扎起来的,这次突然散开,衣服也是新的,我根本认不出来。”景岷说,他们交往了一年多,他不敢将脸盲的事跟女友说。

最怕古装戏和外国片感觉每个人长得都一样

生活中,有人因为分不清王珞丹和白百何,就自嘲有脸盲。事实上,据记者调查了解,大多脸盲症患者别说分不清王、白二人,如果是看古装戏、国外电影电视,他们会立马懵圈,感觉整部剧就只能勉强分清男女、有胡子还是没胡子。

“我不喜欢看国外电影,太烧脑了。”季强说,国外的人都特别喜欢穿西服,感觉很多都是同一个人,直接影响理解剧情。

“脸盲”群中,一个福建的女士也有同感,她是遗传性脸盲,天生就分不清人脸。“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动画片,因为动画片中,都放大了每个角色各自的特点,比较好认。”她说,一旦是看古装剧和外国片,她就只能一边做笔记一边看,太费事了。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认不出见过很多次的同事、朋友,也常常会被指责为人傲慢。”多位脸盲症患者都向记者提及了类似的遭遇,“其实我们也不想这样,真的希望能理解我们。”

抓特征做笔记客户被记成“肥头大耳”

因为从事的是销售方面的工作,跟其他人相比,景岷会在认人方面更加用心。

“我基本上是靠记住别人的局部特征,遇到客户和比较重要的人,我还会在手机上记笔记。”景岷说,一个人的高矮胖瘦,两肩是否齐平,背有没有微驼,发型有没有特点……这些都是他观察的重点。

今年4月,景岷在经过面试后,顺利进入一家销售公司。为了记住老板,他特意在手机的备忘录上写道:“大boss:金边眼镜,瘦,高个。”

景岷手机备忘录上显示,他最近一次记录是在4月26日,上面共记录了4个人特征,有老板、公司副总、财务和客户。在描述客户时,他记录到“喜黑色领带上有白色条纹,肥头大耳。”景岷向记者解释说,“词虽然有点不雅,但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为了记忆方便。”

/对话/面部识别困难者得痴呆概率高脸盲症算是一种疾病吗?

科研人员:目前,医学上还没有脸盲症这个词汇,国内也暂时没有专门治疗脸盲症的医疗机构。

有人分不清王珞丹和白百何,算不算脸盲症?

王珞丹

白百何

科研人员:这个不是,这个是注意功能决定的。其实就是额叶对接收到的视觉信息没兴趣,这样就可能导致记忆相对模糊,在提取的时候无法分辨。

为什么会研究脸盲症?

科研人员:我在研究“痴呆”时,发现面部识别困难者,发展为痴呆的概率和风险相对较高。

都说老年人打麻将、跳坝坝舞能降低痴呆发生概率?

科研人员:玩一些益智的游戏,系统性的学习音乐,都能训练人的计算、判断、执行和注意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和降低痴呆的发生风险。但打麻将、跳坝坝舞,还没有研究有没有类似效果。

(应受访人要求,脸盲症当事人均为化名。)

来源|都市快报(ID:dskbdskb,已获授权)、综合华西都市报

编辑|熊超然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鍖婚櫌鍝噷姣旇緝濂?
鐧界櫆椋庢不鐤楁渶濂藉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ys/22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