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天性胆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先天性胆管扩张危害 >> 临床应用磁共振影像与胆道疾病
胆道系统是指从肝内毛细胆管至十二指肠Vater壶腹的肝内、外胆管及胆囊的统称。肝内胆管通常指左右肝管及其远端的二级(肝叶肝管)、三级(肝段肝管)分支。肝外胆管包括肝总管、胆囊管及胆总管。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地区年发病死亡统计,胆囊及胆道其它恶性肿瘤发病率为3.89/10万,城市发病率比农村高92%,同期死亡率为3.13/10万,城市比农村高78%。
胆囊癌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约占胆道疾病的0.4%~3.8%,中老年女性多见,约70%左右患者伴有胆囊结石,一般认为该病发生与胆囊结石慢性刺激和对胆囊黏膜的损害有关。胆囊癌多为腺癌,少数为鳞癌或未分化癌,好发于胆囊底部和颈部,早期即可浸润周围肝脏组织,发生肝内及远处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MRI表现:可表现为肿块突向胆囊腔内,充填胆囊,或胆囊壁不规则增厚,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常呈显著持续强化,发生外侵时其边缘轮廓模糊,周围肝脏组织可见异常强化,MRCP能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受累所致的胆道梗阻征象。
临床上所讲的胆管癌,通常指发生在肝外胆管的恶性肿瘤,根据不同发生部位又可分为肝门部胆管癌(Klatskintumor)和胆总管癌,好发于40岁以上患者,男女比例约1.4:1。病理95%以上为腺癌,鳞癌、腺鳞癌及未分化癌少见。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发生在左、右肝管及汇合成肝总管2cm内的胆管癌,发病率高于胆总管癌,约占胆管癌40-76%。其临床症状出现相对较早,主要为上腹部不适的进行性黄疸,且黄疸进展较快。中下段胆管癌以进行性无痛黄疸为主要症状。MRI表现:主要表现为胆管壁增厚及肿块伴不同程度的胆管扩张。T1WI为等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较高信号,增强后呈进行性不均匀强化。肝门部胆管癌表现为肝门部肿块伴阻塞远端的肝内胆管扩张,同侧肝脏可有萎缩表现,MRCP梗阻端多呈截断状或锥形狭窄,胆管扩张形态多呈“软藤样”或“枯树枝样”。中下段胆管癌表现为软组织肿块伴远端胆管扩张及胆囊增大,MRCP梗阻端呈截断状、鼠尾状、鸟嘴状狭窄,肝内胆管常呈中、重度“软藤样”扩张,当胰头受侵胰管扩张时亦可呈“分离性双管征”,与胰头癌引起的的胰胆管扩张难以鉴别,而与壶腹癌的“并行双管征”易于区分。
胆石症指发生于胆道系统任何部位的结石病的总称,占胆道系统病变约60%,其中胆囊结石占胆石症的50%左右,胆石症可见于任何年龄组,但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多于男性患者。症状的出现与结石的大小、部位、是否引起梗阻、有无炎症及胆囊功能状态等相关,胆管结石常需与胆管癌及胆管良性病变相鉴别。MRI表现:T1WI、T2WI上均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信号缺失区,少数结石可呈混杂信号,甚至高信号,与其成分有关,但增强扫描均无强化,MRCP可见梗阻端呈光滑的“杯口状”狭窄,扩张的胆总管内见充盈缺损影,当结石位于胆管中心呈低信号,周围被高信号胆汁环绕,则形成“靶征”。
(节选自《3.0T磁共振成像体部常见肿瘤图谱》——欧阳汉)
长按指纹识别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涓撶鍖婚櫌鍦ㄥ摢鐧界櫆椋庡拫娌?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ys/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