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天性胆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先天性胆管扩张危害 >> 实用广西数百万人因吃鱼生患肝吸虫病,怎
自治区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制所所长杨益超介绍,疾控人员为此专门做过实验,用52度的白酒、大蒜、酱油、芥末、醋等,把肝吸虫幼虫泡在里面,两小时后依然存活着。这是因为囊蚴的外面有一层囊壁,把幼虫给保护起来了,酒、醋、辣椒等很难渗入虫体,所以起不到杀虫的作用。
鱼生难戒怎么办?
答:最好半年做一次检查
对于这类常吃鱼生的人,杨益医院做一次检查,取一点粪便就能检出是否感染了肝吸虫,检验价格大约10多元。如果检出已经“中招”,及时服药打虫,费用大约多元。
对于偶尔吃过几次鱼生的人,为了保险起见,杨益超建议可以自己服用打虫药,如阿苯达唑,也就是肠虫清,每天两片,连服4天。
有没有健康鱼生?
答:10条野生鱼里至少有一条带肝吸虫
杨益超介绍,养出不受污染、能生吃的健康鱼,其实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在养殖环境里灭螺。在肝吸虫的入侵过程中,淡水螺是一个关键环节。虫卵在水里孵化成毛蚴,被淡水螺吞食后,在螺的体内变成尾蚴,重新回到水中,再进入鱼的体内。因此,如果消灭螺这一关,就能阻断肝吸虫的入侵。
三文鱼、龙虾等海产品中有肝吸虫吗?答:海水鱼体内没有肝吸虫,深海鱼中有寄生虫。
除了鱼生,南宁市场上还有很多用三文鱼、龙虾等深海产品加工称的刺身,这些深海产品中有肝吸虫吗?据杨益超所长介绍,肝吸虫无法生活在海水中,因此海水鱼体内没有肝吸虫。深海鱼中也有寄生虫,例如异尖线虫,它进入体内会有明显的腹痛,容易被发现。但大家也不用太担心,目前南宁的深海产品中还没有发现过异尖线虫。
肝吸虫或可致癌
淡水鱼很容易被感染,运气不好,吃一片就中招
一边是口舌之欲,一边是染病之忧。大部分人都知道淡水鱼生里可能有寄生虫,可是“吃货”们会自我安慰——不是天天吃,应该没关系。
淡水鱼很容易感染肝吸虫的幼虫(囊蚴),运气不好,吃一片就会中招。如果吃中的是一条感染了肝吸虫的鱼,那么,薄薄的一片鱼生里,就可能有上百条虫。年,世界卫生组织把肝吸虫感染确认为胆管癌的1类致癌物(明确致癌物)。感染肝吸虫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得胆管癌,但是会比普通人的患病几率高。
感染率快速上升
男性感染率约为女性的两倍,一些儿童也被感染
年,疾控部门在横县的8个乡镇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男性的肝吸虫病感染率达71.33%,女性为34.06%。感染人群中,中、重度的几乎占了一半,而且人均带虫量较大,虫量多在上百条。年横县肝吸虫病调查发现,儿童(≤14岁)的感染率为7.95%。
别迷信“野生鱼生”
邕江里的鱼带虫率约为10%
人会感染肝吸虫,是因为吃了带虫的鱼。杨益超介绍,有调查显示,在邕江里的鱼,肝吸虫带虫率约为10%。因此,从水系分布来看,邕江流域居民的肝吸虫病感染率最高,其次是左江流域。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野生淡水鱼比养殖的鱼更安全,事实恰好相反。据了解,从监测结果看,河里的鱼肝吸虫感染率要高于养殖的鱼。有观点认为,这可能与水体的清洁有关,比起养殖场所,河流、水库等大环境的水体难以彻底清洁,更容易滋生寄生虫。
[相关链接]
感染肝吸虫的症状
肝吸虫“囊蚴”进入人体后,成虫会从囊壁中破壳而出,在肝胆管“安家”,在人体里存活的时间可达到20~30年。轻度感染的情况下,由于虫量不多,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上见到的病例多为慢性期,往往是感染后几年才开始逐渐出现,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如疲乏、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厌油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等。中、重度感染则会出现胆管扩张、胆结石等,甚至导致胆管癌。
您看此文用了分秒,点击转载分享帮助更多的朋友,却只需一秒钟~
南国微生活更多精彩内容:
1.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哪个最奇葩
2.古代妃子的真实面目,我们被电视蒙骗了多少年
3.每个星座永不会变的9条特质,超级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就没错啦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处有哪些北京白癜风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