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天性胆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状 >> 抗癌五年连载3
治疗选择
当时的情况是:第一,工作确实较忙,难以走开;第二,正好已到夏天,想秋天凉爽了再做手术;第三,认为是小病,不值得大惊小怪;第四,肿瘤知识贫乏,没有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
但毕竟是肚子里发现了一个瘤子,并且身边的同事不断地劝我,最好早点手术,我也在工作之余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
首先是复查一下再说。6月22日,我来医院找到我的战友曹世忠,他是放射科主任,直接从事彩超工作。他亲自给我进行了检查。报告如下:
“肝大小、形态正常,肝内光点较正常增多密集,回声增强,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囊无增大,胆囊颈部偏后壁可探及1.25cm×1.09cm实性光团反射,边界清楚,底部增宽;胰、脾(-)。”
报告单显示胆囊中的瘤子存在无疑。下一步确实应该考虑何时做掉、如何做掉的问题了。
可是在我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过多地向坏处考虑,心想小小毛病,何须紧张呢?总感到恶性肿瘤与我无缘。现在运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这可能是潜意识的防御机制在起作用吧。
潜意识是我们心理结构的深层,而意识则是心理结构的表层,是我们对外在世界直接感知到的部分。如果把整个意识比喻为海洋冰山的话,那么意识仅仅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只占很小的部分。而水下的潜意识则深藏不露,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我们在看、听、说、做和思考的同时,我们又知道我们在看、听、说、做和思考,这便是在运用我们的意识。
与此同时,在我们没有觉察到的过程中,维持着我们生存的种种功能、自出生以来的经验记忆、学过的所有知识与技能、监督和运用身体的每个部分的功能等等工作,都是我们的潜意识在控制着。
当一个人不再工作、不再与外界联系的时候,意识就可以休息,例如睡眠的时候。潜意识则分分秒秒都在工作,只有当一个人死亡的时候,潜意识的工作才会停止。所以说潜意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经常感知不到罢了,潜意识就像无名英雄,常常被我们忽略了。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期盼快乐地平安地工作、生活。但从客观的真实性来讲,生存的环境则是极其危险的,各种各样的意外伤害会随时出现,形形色色的疾病也会经常光顾。我们经常说,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就是这个道理。但通常我们的感觉是安全的,因为只有建立了安全感,我们才能安心于日常的工作与学习,才能维持我们的正常活动,才能保证我们的正常生存。
实际上,安全感只是一种错觉。但这对于我们每一个正常的人来讲,这又是一种必需的、有益的错觉。心理学认为,具有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如果人们遇到危机事件,例如凶杀、车祸、地震、海啸、重病、亲人亡故等等,就会突然破坏了这种有益的错觉,感到极度的不安全,惶惶不可终日,这就是心理出了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心理工作者进行危机干预,帮助这些人重新建立起有益的错觉,也就是安全感,才能使其成为心理健康和行为正常的人。
我想,既然真实感太强反而有害,那么,这种有益的错觉,一定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同样也是潜意识的防御机制在起作用吧。
我这个人,从内心深处安全感就比较强,心态比较阳光,遇到事情向好处想得多。因此,别人在为我捏了一把汗时,我却并不太在意,毫无危机之感。
既然是腺瘤就会有恶性、良性之分,两种可能性都会存在。应该全面地看问题,做好应对两种情况的准备,在这个基础上制订医疗方案才能处于有利的地位。
在这关键的时候,我为什么会掉链子呢?不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侥幸心理也在作祟。在这两种心理的交叉“火力”进攻下,我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必然误入歧途。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我也开始咨询有关人员,打听胆囊手术的相关情况。这时,电视腹腔镜手术这一新方法进入我的视野。
这种新方法,是年由法国人首创的,接着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开始采用。我们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引进,相继在部分大中城市开展起来。它是高科技在外科领域的实际应用,其原理是利用微型摄像机,在电视屏幕上显像,外科医生借助放大数倍的电视图像进行实际操作。
用这种方法切除胆囊,只需在患者腹部穿刺四个1厘米左右的小孔,不需缝合,用创可贴粘贴即可,无创口感染、开裂之虞。可以使手术时间缩短,创伤较小,出血很少,术后恢复加快。一般住院三至五天便可出院。术后肠粘连和并发症也相应减少,可以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
当然,用这种方法进行手术能否成功,一方面取决于胆囊病变的情况,另一方面取决于手术医生的技术。与直接开腹相比,其直观性、灵活度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了医院从前些年开始,就利用电视腹腔镜进行了很多例手术,技术已经比较熟练。
我还打听到,淄博市信访局的高宪伦老师和我们公司业务主任苗丽亚的丈夫,都是利用电视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效果都不错。这就更加坚定了我想利用这一新方法切除胆囊的决心。
后来我才知道,利用电视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应该是在确认胆囊无恶性病变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如果胆囊存在恶性病变,用这种方法进行胆囊切除的话,不但病灶切不干净,还有可能造成癌细胞播撒转移的严重后果。
7月10日,公司销售助理祝亚非从青岛开会回来,他告诉我一个重要消息,省公司要调我到青岛工作,已经在参加会议的人员中间传开了。
对于此事,前一段时间曾耳闻过,自认为可能性不大,因此并未在意。我心中的计划是退休后到青岛安度晚年,还没有认真考虑过会调到省公司去工作。看来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只有我还蒙在鼓里。
我拿起电话,拨通了我的直接领导,省公司一把手刘亦工总经理。刘总答复:“这件事在有关会议上研究过,但不应该传出来。原准备由营销部经理接替你的工作,由于这位经理已调到其他公司,现在还暂时没有接替你的合适人选。”
真是无风不起浪。但是,由于出现了暂时无人接替的新情况,还不知道何时我的工作才能真的变动。因此,我现在一边工作,也应该一边考虑一下自己手术的问题了。
我们公司的部经理谭亚宁曾患乳腺癌,做过相应的切除手术。谭亚宁不愧是我们公司的抗癌英雄,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她患病以后,很快战胜自我,无所畏惧。手术恢复后,依然风风火火地干好工作。她的事迹,省、市电视台都做过专题报道。
一次,我陪同谭亚宁到周村营业区作激励演讲,在路上,我曾经真诚地对亚宁说过:“我如果得了癌症,不一定能像你这样正确对待。因此,真得应该好好向你学习。”
真是嘴臭啊!不经意的一句假设,还真的给说着了,后来我同样也得了癌症。当然,事实证明我的表现还说得过去。
在淄博市交警支队担任门诊部主任的战友兰京潍,在部队就是军医,一直从事医疗工作。8月8日他陪我来到周村,在济南军区医院找专家咨询。专家们的意见是,胆囊腺瘤只要0.8厘米以上,就应该赶快做掉。京潍还主张我做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不要做腹腔镜手术。可惜,他的话我没有听进去。
就在这时,同事向我医院普外科的一位医师。
8月16日,医院找正在门诊的医师咨询病情。他的观点,一是胆囊腺瘤一定要迅速切除;二是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只有切除后经过病理检查才能确定;三是可以做腹腔镜手术切除。
他好像对腹腔镜情有独钟,向我详细介绍了实施电视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情况。我一方面怕麻烦、怕耽误工作;另一方面喜欢游泳,而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恢复时间短,留下的疤痕很小,游泳裸露时不影响观瞻,正合吾意。
红楼梦里有个“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我们则是糊涂病号遇到糊涂医生,两人一拍即合,初步商定,我尽快安排一下工作,医院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我个人盘算,做腹腔镜手术恢复很快,基本上不会影响工作。快一点把胆囊问题解决了,也去除了一桩心事。
当天下午,刘亦工总经理一行三人正好来到淄博中心支公司,我带领刘总察看了刚装修的、坐落在华光路的公司新职场,并进行了简单的工作汇报后,向刘总提出下周住院进行手术的请求。
刘总不是医生,同样也没有意识到拖延治疗可能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从对工作负责和对我关心的角度考虑,对我说道:“老常啊,这么一摊工作你去住院也不放心,还是等派人接替你的工作后再安心住院吧。”
我感觉刘总说得很有道理,也就点头答应。同时,也得知公司最近就会对我进行工作调动的确切信息。
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心想越是快走了越不能出问题,越是快走了越要把工作做得更好。要对公司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继任者负责。按老话讲,就是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因此,我就把住院之事暂时搁置,集中精力于公司工作。同时,到底如何手术,也有时间与大家商量了。
别人不好说什么,杜益民大夫坚决不同意我用电视腹腔镜做胆囊切除手术,理由很简单:良性的做腹腔镜可以,要是恶性的怎么办?我看话不投机,就没有再多说话。
按照常规,杜益民是公司的大夫,比较内行,到医院咨询手术之事,请杜大夫陪我去是再理想不过了。由于观点不同,我避开杜大夫,医院联系。可见我的固执也是九头牛难以拉回。后来病情的真实情况证明,杜大夫的思路是对的。
8月23日,刘亦工总经理陪同总公司的工会主席宋连坤前来淄博公司视察,中午在民泰大酒店共进午餐。市政府分管金融的吴明君副市长闻讯也赶来陪同。
宋连坤原来是代表平安的股东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参与平安管理的,曾担任总公司的副总经理。
年7月,我作为特邀代表,参加总公司在大连召开的寿险年中工作会议,在会上认识了总公司参加会议的几位领导。宋连坤主席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对于我敢于在会上反映基层的真实情况和愿望表示欣赏和支持。
听到我汇报淄博平安的凝聚力比较强,内勤员工队伍稳定时,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宋总说“老常,我这次到淄博是特地来看你的”,使我感到十分亲切,非常感动。
宋总年龄稍大,很快面临退休。他风趣地讲到,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乐、四老”,即“以身体健康为中心”,“糊涂一点、潇洒一点”,“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要有老伴、老底、老屋、老友”。寓理于乐,令人捧腹。其生活智慧可见一斑,使我受益匪浅。
这是我在淄博中心支公司担任负责人期间,接待的最后一位总公司的领导。
8月29日晚上,我请准备医院的医师一行六人吃饭,为手术的事作进一步的沟通,妻子爱玲也参与作陪。
席中,爱玲很不放心地询问:“如果是恶性的怎么办?”医师回答:“不行就做第二次手术。”听到这样的回答,当时就感到不太中听,有点不负责任。但已定下做腹腔镜手术,我又坚信是良性的,也就没有再计较。后来的病理检验结果证明,真是不幸而言中了。
同事们还是劝医院复查和治疗。恰好,财务部经理翟敏的一个亲戚徐巨林教授,医院工作。翟敏与徐教授取得联系后,陪同我和爱玲,于8月30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并打算根据检查的情况,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徐教授很负责任,对我说:“最好还是开腹手术,这样做得比较干净。”因他是搞心脏专业的,遂又把我介绍给了肝胆外科专家——一位老教授接诊处置。
老教授问清了情况,给我开了血液化验单、彩超检查单。求医的病号很多,抽血化验和彩超检查都要排队。等了好长时间,彩超检查后,结果很快出来,其报告为:
“胆囊壁厚、毛糙,腔内探及1.7cm×1.3cm略强回声光团,与壁相连,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质。结论:胆囊实性占位。”
从这一检查结果,可以看出很多信息。那时我根本弄不明白,“不规则、不均质”的形容都暗藏玄机。只看懂了1.7cm×1.3cm,长大了不少。因为曾经听人说过,恶性肿瘤长得快,心里也确实有点犯嘀咕。
看了彩超检查报告单,老教授又给开了CT(强化)检查单。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到CT室检查时,其工作人员让我们再找开单的大夫开药。我现在知道,就是开碘类造影剂,快速注射入静脉,做强化CT检查用的。
当我们返回门诊,请老教授开药时,他竟不知所措,在单子上写上“什么药?”几个字,让我们再找CT室的工作人员问个明白。
我一下子就懵了,产生了严重的误解。在心里嘀咕,你教授都不知道什么药?什么水平?因而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加上在这之前,医院做腹腔镜手术的约定,就琢磨着,大医院看来也不怎么样,在外地住院也很麻烦。不就是一个小小的胆囊息肉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还是在淄博住院治疗合适,家人照顾起来也比较方便。
想到此时,我的犟脾气上来了,三十六计走为上,CT也不做了,就连血液化验结果也没有等着拿,就急匆匆离开济南,打道回府了。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能够顺利地进行CT检查,老教授再晓以利害,给以指导,有可能改变观念,确定老教授主刀,择期进行剖腹手术,这是多么好的选择啊!
可惜的是,历史不会重写。正确的选择就这样与我擦肩而过,失之交臂了。实际上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一查出病灶后,立即进行开刀手术。可惜,这些时机都一一地错过了。
回到公司后,我就一门心思等待做腹腔镜手术了。在处理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也挤时间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准备交接资料。
我是一个责任心、自尊心很强的人。我想,自己的身体状况也确实很难预料,这次交接也是在淄博工作的一个句号。一定要交得清清楚楚、利利索索。能解决的问题决不拖给下一任;我正在办而没有办完的事,可以在移交书上列明,供继任者参考;所有的公用物资、该移交的资料、公司的基本情况及各项规章制度等等都要交代得明明白白。继任者只要看清移交资料,不用再问其他人,即可展开工作。
9月1日下午3时,我顺便在公司体检室测了一下血压和体重。
奇怪了,血压仅仅才99/67mmHg。对于这一结果,感到很诧异。多年来我的血压一直偏高,年1月8日测量时,血压还是/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病了。没有吃降压药,没有采取其他措施,半年多时间,竟然就自行降了这么多,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
体重为75公斤。同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体重一直也呈上升趋势,这几年越来越发福了,年初时已达到81公斤。同样没有采取任何减肥措施,怎么十几斤肉就不翼而飞了呢?
这些反常现象,使我感到有点纳闷,但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这些特殊的却又明确的信号,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真的给忽略了。特别是没有与肿瘤联系起来,实在是一个大大的粗心和失误。
因此,在这里忠告各位朋友,如果发现自己的体重在一段时间内明显下降,或者身体的其他指标明显变化,一定要高度警觉,予以重视,刨根问底,探明原因。以便尽早发现隐患,查清病情,对症处理,争取治疗的主动。
如果一个人老是感觉自己有病,小病大养、无病呻吟,老是疑神疑鬼的,这里难受,那里不舒服。而各项指标的检查、化验结果却都是正常的,这可能是疑病症,是心理出了问题。
但是,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已经发现了疾病信号,却熟视无睹,不理睬、不检查、不治疗、存在侥幸心理,不去面对现实,贻误战机,造成不良后果,同样是不可取的,甚至会造成终生遗憾。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特别是一些“工作狂”,直接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其中有的还是医生。有的一查出患了癌症,就已经是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多么令人惋惜。对于癌症来讲,早检查、早手术、早治疗可以事半功倍,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的老家有一位大嫂,在检查其他疾病的时候,医生偶然发现她的肺部有一个小小的肿瘤,而她自己没有任何感觉。随后做了手术,加上几年的后续治疗,一共才花了三万多元。现在已经过了五年多,身体恢复很好,与健康人无异。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由此可见,同样是癌症,早期发现、立即手术最为理想,其效果大不一样。这是唯一最为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因此,请各位朋友,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by/1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