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先生今年72岁,间断胃部疼痛近十年,每次发病口服药物治疗后可缓解,从没做过检查。一天前,再次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自觉疼痛较重,且伴有恶心呕吐,急来我院就诊,检查后发现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胆总管多发结石并梗阻性胆管扩张。

鉴于患者腹痛剧烈,巩膜已经发黄。我科医务人员经过讨论,认为结石有嵌顿,决定给予手术治疗。经过紧张周密的准备,为患者做了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取石手术。术后患者腹痛明显减轻,第二天可下床活动,黄疸很快消退。

胆系结石可分为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按照来源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在胆管中形成的,就叫原发。从胆囊里掉下来的结石就叫做继发结石。当结石刺激引起炎症或梗阻时,患者出现腹痛、黄疸,甚至发热。这就是传说中的夏科(Charcot)三联症。如果胆管梗阻化脓,炎症加重,出现休克和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表现,称为雷诺(Reynolds)五联征,病情十分凶险,可危及生命。

有些胆囊结石可与人和平共处,但是胆总管结石极易导致胆总管的梗阻,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这种疾病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而且何时引起胆管梗阻,无规律可循,不能预防,随时可能发作。如果患者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一旦急性发作,往往病情难以控制,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还应选择身体状况较好的时候尽早择期手术,这样可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目前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传统的方法进行剖腹手术,切开胆总管,盲探取石。优点是对设备和人员要求低,缺点是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遗留结石发生率高。第二:通过逆行的胰胆管造影取石(也称为ERCP),此术式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优点是创伤很小,恢复很快,但是破坏了Oddi括约肌的完整性,术后容易反复发作反流性胆管炎,再次出现腹痛、发热、黄疸。ERCP最适合于病情危重或高龄不宜手术的患者。第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双镜联合取石避免了以上缺点,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且保留了Oddi括约肌的功能,避免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在设备和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取石术。

本文作者:王英杰TEL:

赞赏

长按







































哪家白癜风医院便宜
泉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zz/95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