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琦。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保健协会消化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消化内镜学会ERCP学组委员、陕西省普通外科胃肠外科学组委员、陕西省消化学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内镜学会青年委员。杨琦副主任医师曾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0余年,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疑难胃肠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诊疗及ERCP、ESD、ERAT等内镜下治疗,特别对于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内镜下微创治疗和胰胆疾病的诊断及内镜下的微创治疗有着深入的研究。主攻胃肠动力学功能机制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基金各1项。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在国内科技统计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单位:医院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及生存环境的恶化,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特别是与膳食结构密切相关的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在逐年提高。然而,确诊的胃癌及大肠癌中,晚期患者占大多数,其5年生存率不到50%。及时进行内镜检查,发现结直肠腺瘤及早期腺癌并进一步处理,可明显降低胃癌及大肠癌的发病率。

病例介绍:近日,医院消化科便收治了两名这样的患者。

患者一:贾某,男,72岁,因大便不成形于我科住院时行肠镜检查示直肠距肛门5cm处有一5.5*4cm粘膜隆起,表面粗糙,触之易出血,消化科杨琦主任充分了解病情,并经患者家属同意后给予行内镜下直肠粘膜剥离(ESD)术,术后病理回报示绒毛状管状腺瘤伴腺体不典型增生。

患者二:牛某,男,70岁,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于我科健康查体行肠镜检查发现直肠距肛门15cm处有一4*3cm的粘膜隆起,表面分叶状,表面粘膜充血,考虑为直肠早癌,建议给予直肠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术,经家属同意后行该治疗,术后病理回报示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部分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癌变(中分化腺癌),建议严密随诊。该两名患者均因及时行肠镜检查而发现直肠癌前病变及早癌,并行内镜下的微创术,从而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图1直肠巨大隆起性病变考虑癌前病变

图2ESD术后完整标本

图3直肠隆起性病变考虑早癌

图4ESD术后完整标本

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癌目前可通过内镜微创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内镜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内镜粘膜下剥离(ESD)术是一项新的内镜治疗手段,让更多的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ESD与传统的剖腹手术比较,具有微创、无痛、多部位切除、保留器官等众多优点。ESD术是内镜操作中难度较大及技术之一,其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医院能够熟练应用该技术,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已常规开展此项业务,且临床效果良好。

消化内科简介

医院消化内科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现有副高以上职称人数6人,硕士生导师2名,具有硕士学位者15人,研究生学历占88.2%,分别来自医院医院的专家团队。开设2个病区,病床100张。技术力量、医疗设施及病区环境均达国内先进水平。诊治范围: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消化道出血、急慢性肝病、肝硬化、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总管结石、重症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等胆胰良恶性疾病。附属内镜中心面积多平米,目前拥有超高清电子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爱尔博氩气刀、C型数字胃肠机等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可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消化道异物取出术、胃肠道息肉电凝电切、氩离子凝固术(APC),胃肠道狭窄扩张、金属支架置入,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硬化、胃食管反流病射频消融治疗,内镜下胆管取石术,胆道良恶性狭窄塑料或金属支架置入术,超声内镜下胰腺、腹腔、纵膈病变穿刺及引流(EUS-FNA),内镜下阑尾炎取石引流术(ERAT)等手术。已成功完成内镜下的微创手术,包括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取石术(ERCP)、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及组织硬化剂治疗术、内镜下钛夹止血术等。后续将开展消化系统疾病血管介入治疗,包括肝癌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造影及治疗、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等。

编辑:郭金雨审校:席淳

温馨提示:

为了进一步征集、整理临床典型病例病案,报道临床诊疗特色,推广名医名家的学术思想,鼓励医学学术百家争鸣,让优秀诊疗经验更广泛的指导临床,开展更广泛的医学学术交流,我刊







































白癜风照片
白癜风一对一精细化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zz/103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