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科肝胆专业病区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技术,为76岁的郑老先生成功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术,恢复顺利,近日身上不用带着T管康复出院了!

郑老先生患有胆囊结石病史多年,两周前再次出现右上腹痛,急诊彩超示“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总管扩张”,收入我科,医生详细地对老先生说明了微创手术的优势、不做手术的危害,腹痛减轻没几天要求出院了。出院前,医护人员向老先生及家属仔细交待了注意事项。

天有不测风云。回家还没一整天,老先生的腹痛再次加重入院,经抗感染、解痉、禁食、补液等治疗,腹痛轻重有反复,医护人员及家属又向老人做宣教和动员,使郑老先生认识到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风险的可控性,最终同意行微创手术。但术前MRCP有了新发现,提示“胆总管下段占位?小结石?”。在秦军主任领导的普通外科中,由胡建平主任带领的肝胆外科团队仔细研究病情,讨论后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镜探查术。考虑到患者处于胆囊炎发作后水肿期,团队做好了全面的手术预案。在术中显露胆囊管后,面对粗大略有水肿的胆囊管,果断决定采取更合理的术式------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术,以避免常规胆总管切开后,长期留置T形管对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和治疗风险。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顺利完成,幸运的是胆总管内无占位和结石。手术在麻醉科及手术室的大力配合下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郑老先生就可以自己下地行走了,多日紧锁的眉头不见了。

经胆囊管切口置入胆道镜

胆道镜下胆总管末端开口清晰可见

临床上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主要分为两种方式,即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EST取石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后者由于术后可能发生如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等较严重并发症;EST取石术中对Oddi括约肌造成了严重破坏,从而使患者术后更易出现胆管炎、结石复发及胆管癌等,故不推荐治疗年轻患者,此外,分次治疗增加住院时间、费用。腹腔镜下胆道探查术对肝外胆管结石的取石率较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也较少。分为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两种入路。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是经过增粗或人为扩张后的胆囊管置入胆道镜再进入胆总管内探查,不影响胆总管的解剖形态和功能,术后胆总管狭窄的发生率低,由于术中不放置T管引流和缝合胆管,节省了手术、住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胆总管切开组少,其适用范围为结石位于胆囊管开口以下的胆总管内。

此次患者的顺利康复,标志着肝胆外科团队双镜联合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是胆管结石治疗技术上的新应用,必将更好地为胆管结石患者解除病痛。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有妙方
SEO总监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yy/95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