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在十二指肠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目前常说的ERCP是泛指在ERCP的基础上,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乳头柱状气囊扩张术(EPBD)、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汁内支架引流术(ERBD)等介入治疗的技术,由于不用开刀、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深受患者欢迎。

那么ERCP治疗胆胰疾病的优势具体在哪里呢?

1.通过十二指肠镜完全可以把疾病治愈,而不需要其它手术治疗,如各种类型的肝外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症、乳头括约肌狭窄等。

2.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或乳头括约肌狭窄,经ERCP治疗后排除胆总管的结石或解除了括约肌狭窄,再行胆囊切除术时,就不需再做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或oddi括约肌成型术,同时也免去了“T”型管引流术。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壶腹周围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等多种疾病,通过ERCP进行相应治疗后,使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迅速达到临床治愈,使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胆管通畅、胰管引流,减轻临床症状,而且还可以通过ERCP诊断进一步明确病因,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条件。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普外科楼晓楼

3.作为手术后的补充治疗。胆道手术后,胆管残余结石、乳头括约肌狭窄均可通过ERCP来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4.“两镜”联合治疗胆石症。即先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再用腹腔镜切除有多发结石的胆囊。确诊为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的患者,传统手术是开腹切除胆囊、打开胆总管取出结石,置“T”形管引流2周以上,对病人损伤大,住院时间长。用十二指肠和腹腔镜结合的方法,是利用了“两镜”优势互补的较佳微创的手术选择。第一天,在咽麻或静脉麻醉下,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第三天,在手术室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第五天病人即痊愈出院。两镜联合治疗胆石症是胆道外科发展趋势,可取代开腹手术治疗胆石症。

5.作为一种姑息性的治疗方法。对于壶腹周围肿瘤,在失去根治性手术时,经内镜胆管内瘘引流,不仅可达到引流胆汁,减轻黄疸,恢复胆肠循环的效果,且方法简便,可减少患者的痛苦。该方法特点是将损伤较大的直接手术操作变成了损伤较小的远距离的器械操作,充分发挥电子内镜的优越性能,使其在局部解剖上比直接手术的肉眼观察还要清楚,针对性更强。

医院拥有世界先进的排螺旋CT、USG、MR、DSA等影像诊断设备,能对胆石症作出准确的诊断,三镜(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齐聚于医院普通外科,已有多名医师在北京、医院研修学习,不但有着传统的外科支柱并且本科室医师有熟练的三镜治疗和PTCD/PTGD治疗的技术,成为了本地区掌握胆系结石微创治疗技术种类最齐全的科室,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胆道疾病微创诊疗体系,能选择恰当的术式,并且高水平地开展LC+胆道镜胆管取石,ERCP+LC,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PTCD取石通道的建立与取石,PTCD+ERCP联合会师术等高难度术式,对入院时不能耐受上述手术的急危重患者首先行PTCD、PTGD以挽救患者的生命,然后待患者多器官功能好转后再行上述手术治疗。多种手术方法联合应用为胆石症治疗开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发挥各自优势,联合使用优势互补,治疗最优化,极大地提高了胆石症的治疗效果,使用微创技术能为90%以上胆石症患者解除病痛,使微创手术更完美、疾病治疗更安全。目前普通外科每年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余例,ERCP胆道取石手术余例,胆道镜胆管取石余例,其中三镜联合手术余例,均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达%,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医院的偏方
怎样防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yy/66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