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天性胆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先天性胆管扩张常识 >> 胆囊结石的治疗方式
一、药物治疗
不少患者在检查出患有胆结石后,常采用利胆片、熊去氧胆酸片、胆石痛等此类溶石药物进行治疗,其实此类药物只起到一定的消炎、镇痛作用,仅对于结石初期的结晶颗粒有一定的疗效,对于已经形成的结石颗粒已达不到治疗作用,但是此类药物可作为胆结石治疗后,预防巩固药物,需在医嘱下服用。
二、胆囊切除术
绝大多数患者在胆囊结石发作后,医生会建议将胆囊一切了之,医院采取的胆囊结石治疗方式。很多患者在将胆囊切除后,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继发胆总管结石等新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目前已有研究证明,胆囊切除后,患结肠癌的概率是正常人50倍。
传统开放式胆囊切除术,不仅对人体创伤面大,而且还易出现其余内脏感染的风险,如今已逐渐淡出;目前多采用微创胆囊切除术,规避了胆囊切除的感染风险概率,但患者在切除胆囊前还需谨慎考虑。
三、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
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是通过在患者腹壁上建立微通道,然后在内镜直视下清除结石并保留有功能的胆囊。WOLF硬镜视野广阔清晰,无视觉死角及盲区,且近距离放大倍数高,观察胆囊内膜效果极好,能清楚发现较小病灶;Olympus纤维胆道镜是一种先进的软镜,当WOLF硬镜无法进入腔内弯曲部位时,它可轻易到达病症部位,并可观察有无残余结石、是否有胆汁进入胆囊,弥补WOLF硬镜的不足;迷尔腹腔镜则可清楚地将胆囊表面及周围情况收入眼底,在直视下联合硬镜及纤维胆道镜完成保胆取石手术。
没有胆囊,结石都长到胆总管里面去了!
“我的胆囊都被切除了,咋还会长结石呢?”切除胆囊两年多了,又被检查出胆总管结石的张女士百思不得其解。
“本来以为切除胆囊就万事大吉而来,谁知道现在又患上胆总管结石,我的胆囊算是白切了。”张女士一年前因患胆结石切除了胆囊,没想到仅仅一年的时间,又患上胆总管结石,这让他很郁闷。
在追踪调查的过程种发现,切胆取石患者术后复发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的比率达到17.12%。对此,专家解释,切除胆囊,胆汁失去胆囊的缓冲,内压力增高,长期作用与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很容易产生沉积,形成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的比率就大大增加了。专家还强调,相比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更为复杂,治疗难度更大。
胆囊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起着胆汁的存储、收缩、排放作用,盲目地切除只会对身体不利。若您患有胆囊结石,治疗时切忌对有功能的胆囊盲目进行切除,可在保胆治疗的同时,若发现胆囊已坏死再转胆囊切除术也不迟,尽量避免切胆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