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广西邕江流域沿江两岸和以南宁为中心周边的居民均有吃鱼生的习惯,其中横县鱼生名气最大,广西旅游部门把横县鱼生列为广西“十大名菜”之一。然而吃鱼生享受了口腹之欲后,很可能会感染肝吸虫。

昨日,自治区疾控中心对于肝吸虫病这种人们了解甚少的寄生虫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了人们对于生吃鱼生的种种误区。

大吃一惊:吃鱼生可致癌?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西横县的零先生吃20多年鱼生,现在得了肿瘤。在零先生患病的肝脏上手术切除的部分,通过肉眼就可看到上百条如同瓜子仁状的肝吸虫,而它们是零先生吃鱼生进入到肝脏内的。消息一出,立即让很多爱吃生鱼片的食客们大惊失色。

南宁的廖小姐到横县出差时,吃过一两次鱼生,在得知肝吸虫的危害后,她一直医院检查,“我只吃了一两次,应该不会那么倒霉被感染吧。”

据区疾控中心门诊部的医生介绍,近段时间每天都有30多名市民前来检查是否感染了肝吸虫,门诊量增加了30%-40%。

据区疾病控制中心寄生虫所所长杨益超介绍,像廖小姐这样抱侥幸心理的食客并不少,但有时只吃一片鱼生都有可能感染肝吸虫,“我们曾经做过实验,将指甲盖大小的生鱼片用消化液进行分解后,发现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的肝吸虫囊蚴”。

快速上升:横县感染人群10年增2倍

在广西,除了横县鱼生名气大之外,扶绥县、玉林等地还曾举办鱼生节,吃鱼生在广西很是时髦,一些原来不吃鱼生的地方桂林、柳州也出现鱼生馆。然而鱼生馆的扩张也方便了肝吸虫病的传播。

近年来,在武鸣、横县、宾阳等地的肝吸虫病监测结果显示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年,武鸣县的监测显示:肝吸虫感染率近50%。相对上世纪90年代的31.80%增加了1.5倍。横县从年的14.4%上升至年的28.78%,年基线调查为53.54%,平均10年近2倍递增。

年,疾控部门在横县8个乡镇进行局部调查,男性的感染率达到了71.33%,女性的感染率达到了34.06%,也就是说,在这8个乡镇里,10名男性中就有7名感染了肝吸虫。

男女有别:男性比女性患者多一倍

除了地域上差异,杨益超所长还向记者介绍,性别、职业上感染者也有差异。从性别的角度上分析:感染男性是女性的一倍;从职业的角度上分析,干部职工的感染率最高,-年调查结果显示,干部的感染率为31.4%;-年寄生虫病调查中,干部感染率在11.11%。

疾控人员在多年的监控中还发现,中度感染占的比重较大,人均带虫量大。感染者肝内胆管扩张发生率高(20.65%),胆管周边纤维化高(65.13%)、胆结石(8.48%)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更严重的是,医院每年开展肝吸虫相关胆管癌手术都在40-60例。

专家建议:经常吃鱼生要检查肝吸虫

“淡水鱼生最好不吃,杀死肝吸虫囊蚴最好的办法是高温,超过90℃只需要几秒钟肝吸虫就能被杀死,所以只有吃熟鱼才安全。”杨益超所长称。

疾控专家建议,经常吃淡水鱼生医院做1-2次的粪便肝吸虫卵检查,只需将粪便送检,发现有肝吸虫虫卵就能确诊,也可通过B超、CT等辅助检查确诊。确诊已感染肝吸虫病后需马上治疗,每一例肝吸虫病打虫药和治疗费需大约元。如果只是偶尔吃鱼生的市民,可连续服用阿苯达唑4天(总量为3.2克),也可达到打虫治疗的效果。

名词解释: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吃生鱼或生鱼粥、未经煮熟的鱼肉、未经烤熟的野生小鱼均可感染肝吸虫病。

由于肝吸虫感染早期并无明显不适症状,基本上不可能知道感染,肝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脏的胆管内,引起胆汁堵塞、胆管发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年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署将肝吸虫列为肝内胆管癌的一级致病因子。

感染肝吸虫的症状

肝吸虫“囊蚴”进入人体后,成虫会从囊壁中破壳而出,在肝胆管“安家”,在人体里存活的时间可达到20~30年。轻度感染的情况下,由于虫量不多,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上见到的病例多为慢性期,往往是感染后几年才开始逐渐出现,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如疲乏、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厌油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等。中、重度感染则会出现胆管扩张、胆结石等,甚至导致胆管癌。

答疑解惑

吃野生鱼鱼生,不用担心肝吸虫?

野生河鱼、水库鱼就没有肝吸虫吗?区疾病控制中心寄生虫所所长杨益超向记者介绍,这也是食客的一个误区。

被感染了肝吸虫的人畜,排出的粪便中有肝吸虫虫卵。虫卵随粪水进入水环境后,在水中形成“毛蚴”,在水中游动。“毛蚴”进入淡水螺体内。毛蚴在淡水螺体内生成蝌蚪状的尾蚴,排出体外。尾蚴进入淡水鱼和淡水虾体内发育成囊蚴。人类吃鱼生将囊蚴吃进体内,发育成成虫,寄生于肝胆管。毛蚴生命力很弱,只有被淡水螺吃进体内,才能进入下一生命历程,所以说淡水螺在肝吸虫病的传播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调查中显示,邕江鱼类肝吸虫带虫率约为10%,高于池塘养殖的鱼。野生河鱼、水库鱼带虫率更高的原因主要是它们无法摆脱淡水螺,而养鱼的池塘每年会进行清塘,这就稍微阻断了肝吸虫的传播。

三文鱼、龙虾等海产品中有肝吸虫吗?

除了鱼生,南宁市场上还有很多用三文鱼、龙虾等深海产品加工称的刺身,这些深海产品中有肝吸虫吗?据杨益超所长介绍,肝吸虫无法生活在海水中,因此海水鱼体内没有肝吸虫。深海鱼中也有寄生虫,例如异尖线虫,它进入体内会有明显的腹痛,容易被发现。但大家也不用太担心,目前南宁的深海产品中还没有发现过异尖线虫。

芥末白酒能杀死肝吸虫吗?

吃鱼生会感染肝吸虫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但他们多认为吃鱼生时配上高度酒、芥末或食用油就没事了。

自治区疾控中心的技术人员曾做过实验,通过消化液将淡水生鱼片中的囊蚴分离出来,然后用56度的白酒、白醋、芥末、大蒜等浸泡2个小时后,发现囊蚴仍然活蹦乱跳。

杨益超所长称,囊蚴的外面有一层囊壁,有点类似“茧”,对幼虫产生了保护作用,“用浸泡的方式都无法杀灭囊蚴,沾点醋、喝点酒又如何能将幼虫杀灭?”

杨益超说,人体内的消化液酸性很强,囊蚴进入人体之后,囊壁会被破坏,幼虫“破茧而出”,虽有部分“体弱”的幼虫会被人体排除体外,但人体不能将肝吸虫完全消灭。

鱼生是否要告别餐桌?

生吃淡水鱼片容易感染肝吸虫病,那意味着“横县鱼生”这一广西的特色菜就将告别餐桌?“只要能养殖出无污染的淡水鱼,鱼生也会变得比较安全。”杨益超说,从技术上说,螺蛳是肝吸虫“入侵”人体的关键环节,如果能做到养殖水体环境中没有螺蛳,便能基本断绝淡水鱼受污染,人们就能吃上安全的生鱼片。

目前,上海等地区已经采用自循环水的养殖方式,养殖出真正无污染的淡水鱼。但这样的养殖方式也会使鱼的养殖成本过高,或许会使鱼生变身菜中贵族。“但为了大家的健康,我仍然希望有企业能投资这一产业,给人们一个安全的饮食环境。”杨益超说。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便宜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yy/37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