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天性胆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先天性胆管扩张危害 >> 健康宣教磁共振平扫结合MRCP
胆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结石也是胆道梗阻常见原因,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胆囊炎、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CT、B超、磁共振是胆道系统结石的主要检查手段。超声是检查结石的首选方法,对肝内胆管、胆囊结石敏感性高,由于受气体干扰,对胆总管结石价值有限。CT对高密度结石敏感,对等密度结石检出低,易造成漏诊。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因其安全性、有效性、无创性和三维成像等优点,对胆道结石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高场MRCP,因此被临床广泛应用。
医院采用GEBrivoMR.5T高场磁共振进行检查,检查前4~6小时禁水、禁食。将采集的原始图像在磁共振主机上使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重建出三维图像,以胆总管作为旋转轴心重建3D图像,并与常规磁共振图像及原始图像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最后作出诊断。磁共振显示结石为高信号胆液内的低信号或充盈缺损。胆囊内胆汁在T2WI序列上表现为明显高信号,结石表现为相对低信号的充盈缺损。在T1WI序列上,结石和胆汁多表现为低信号,比较不明显,不易显示。胆管内结石T2WI序列呈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低信号,在T1W1序列以低信号为主、少数呈混杂信号,部分为高信号,与结石所含成分有关。胆总管下部较大结石呈低信号充盈缺损影,呈抱球样或杯口状;梗阻上方的胆管显示扩张,较小结石MRCP表现为小的充盈缺损或胆管信号不均匀甚至不明显,胆管可以无扩张。如下图示:
胆系结石按成分分为三种,分别为胆色素、胆固醇和混合性结石。胆固醇结石往往是较大的单发圆形,胆色素细小多发,形态不定。临床常有右上腹痛,部分发热、呕吐,黄疸等,是常见外科急腹症,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可引起急性胰腺炎、胆管、胆囊炎甚至胆囊穿孔,威胁病人健康。需要急时诊断及治疗。而影像检査是关健,可以检查出结石部位、大小、形态、数量,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胆道检查包括CT、超声、MRI、ERCP等,各种影像检查各有其优缺点。B超因其价格低廉,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常被作为首选检测方法。可了解结石的分布情况,但受结石部位、大小及仪器性能影响,诊断有时不理想,其在胆囊及肝内胆管结石方面显示较好,胆总管下段由于气体干扰显示不佳,导致诊断的敏感性降低,结石易漏诊。CT平扫对高密度结石显示较好,对混杂密度结石也较敏感,但对阴性结石及泥沙样结石不敏感,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ERCP检查时可以同时取石,但由于其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患者接受程度低,应用受限。MRCP结合MRI平扫对结石具有着很高诊断准确率,可显示胆管树,能有效判断评估患者病情,对人体无射线伤害,诊断的敏感性优于B超及CT,受到病人及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
MRCP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由于胰胆管中水的T2弛豫时间较长,通过重T2加权序列将胰胆管显示出来,周围组织器官含水少T2弛豫时间短而被抑制,并采用压脂技术,从而形成对比,并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获得三维图像。MRCP具有无创、安全、无辐射优势,无需使用磁共振对比剂,可多角度三维立体观察正常胰管及胆道系统的形态和走行,MRCP几乎能够%显示正常肝外胆管,肝内胆管较大分支和主胰管显示率则能达90%以上。MRCP对胆管梗阻部位显示准确率高,非常有效,可观察到胆囊、胆管内结石的不规则形或卵圆形、圆形低信号充盈缺损影,显示胆管扩张情况,以及结石梗阻引起的杯口征,胆囊有无积液增大。MRCP还可用于胆管结石术后评价,了解有无术后狹窄。MRCP受空间分辨率影响,对细小结石及轻度狹窄不敏感,由于高信号胆汁掩蔽,导致小结石及胆管内小肿瘤无法显示,表现未见异常或信号稍不均匀。胃肠道内高信号液体影响胆管观察,胆管内气体也对图像显示产生影响,以及胆汁流动、肝脏血管压迫胆管造成假阳性。由于MRCP采用重T2加权,只显示胆胰管内水的高信号,其他脏器组织显示无信号,胆管壁及管腔外结构的异常不能显示,也不易显示胆管内的细微变化。MRI平扫结合MRCP可弥补单纯MRCP图像的不足,提高结石检出率,因此,MRI平扫结合MRCP可以对胆管系统结石做出更准确的诊断,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放射科供稿)
编辑:陈义虎
一审:李前友
二审:邓威
三审:杨卫东
院训:团结、进取、仁术、创新
急救--
胸痛中心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