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上消化道外科重建术后的胆道疾病常让内外科医生非常头痛,多次外科手术必然带来操作上的极大困难和风险,而且患者十分痛苦。尽管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已发展成为常见胆胰疾病的常规微创治疗方法,但由于重建后的消化道变得迂回曲折,常规ERCP的治疗内镜极难到达胆道开口。

面对这些患者,内镜医生也只能选择放弃,患者最终难逃外科手术之苦。近几年随着小肠镜技术的发展,使小肠镜辅助ERCP得以实现。

第四军医院梁树辉博士灵活运用外套管技术,提出了新的小肠镜辅助ERCP手术方案,即内镜交换法ERCP技术。术中先用小肠镜插入胆肠襻,保证了内镜到达胆道开口的成功率;然后保留外套管,退出小肠镜,交换常规治疗内镜,使ERCP的常规配件得以应用,顺利完成各种ERCP操作。“

据梁树辉博士介绍,小肠镜技术虽已逐渐普及,但绝大多数常规ERCP配件无法应用于小肠镜,与小肠镜配套的ERCP配件种类少,能完成的治疗类型非常有限。由于受到配件的限制,部分患者的胆道插管及随后的治疗十分困难,经常导致手术失败;上消化道外科重建后的内镜入路十分复杂,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肠管粘连、成角。正确识别、成功进入胆肠襻并最终到达胆道开口的技术难度高,在此基础上完成ERCP治疗极具挑战性。

目前,梁树辉博士已采用该方法完成了30余例次ERCP手术,3/4病例能够到达胆道开口并完成内镜交换,其中90%以上病例成功完成ERCP治疗,包括鼻胆管引流、塑料支架引流、胆道取石、胆管狭窄扩张、金属支架置入等几乎所有常见的ERCP操作。

小肠镜辅助的ERCP新技术,为上消化道重建术后外科医生头疼和常规ERCP无法解决的胆道难题提供了新的微创治疗方法,使患者避免了再次手术的痛苦,值得开展和推广。

医院消化六科







































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wh/69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