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斗胜:“肝胆”照患医济世

跟诊时间:年5月30日

跟诊专家: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柏斗胜

跟诊记者:吴海侠

摄影记者:李丹

“既然治疗技术和手段都差不多,那我当然选择在自家门口治。”医院3号楼八层肝胆胰中心的一间病房里,坐在病床上的邱患者向记者介绍到她的情况。一月前,家在市区的邱患者因上腹部疼痛就诊于医院,被诊断出肝左外叶胆管多发结石并扩张,需进行肝切除手术。邱患者对手术治疗有些惧怕,医院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结果发现其诊疗技术、方案并无不同之处,遂回到医院治疗。

如今的患者在就医时都会“货比三家”,只有靠疗效说话,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在柏斗胜所在的肝胆胰中心,这些年来因诊疗技术等原因而需要转诊他院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反而有不少患者因为他们良好的口碑从市外乃至省外慕名前来就诊。

凭借着腹腔镜等微创新技术的开展、多学科综合诊疗的实施等,柏斗胜和团队成员勇于探索、不断精进,用真心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手法娴熟外科技术精湛

“嘟…嘟…嘟…”7号手术室里,伴随着超声刀主机发出低沉而有节奏的提示响声,肝胆胰中心副主任柏斗胜正给患者进行着手术。

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是一位姓严的女性患者,今年53岁。大概十天前,严患者因为右上腹部疼痛不适2个月余,医院被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而后接受保守治疗,但效果不佳,为了进一步治疗,严患者来到医院治疗。MRCP检查显示患者存在胆囊结石、胆囊炎、肝门区胆管小结石、肝脏多发囊状信号影。目前,严患者在手术台上进行的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囊肿开窗手术。

即使只能看到眼睛,外人也能够感受到柏斗胜此时此刻的沉静稳重。在手术前,他和患者、同事谈笑风生,但现在站在手术台旁的他俨然换了一个人。他熟练地操作着手术器械,目光在显示器屏幕和腹腔镜之间变换着,一个小时不到,手术顺利完成,患者的胆囊被顺利取出、肝多发性大囊肿顺利开窗。

像这样常规的胆囊结石手术,柏斗胜和团队成员每年都要做上千例。从事肝胆胰外科和微创外科工作二十余年,柏斗胜腔镜外科技术娴熟,可开展肝胆胰脾等各种手术,特别是腹腔镜技术治疗门脉高压并发症,进行了一系列原始性创新,形成了序贯个体化治疗的新特色,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最能体现我们肝胆外科技术水平的,其实还是肝门部胆管肿瘤的治疗。”柏斗胜介绍道。肝门部胆管肿瘤通常是指发生于第一肝门附近左肝管、右肝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和肝总管上1/3的黏膜上皮肿瘤,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肿瘤,手术切除是其治疗中的最主要方式。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关系及生物学特征,严重影响着手术切除率,肝门部胆管肿瘤手术被称为是“肝胆外科手术皇冠上的明珠”。

近三年来,柏斗胜和团队共完成肝门部胆管癌手术20余例次,并且在精准肝切除手术的理念指导下,完成了数例高难度的肝门部胆管肿瘤切除术,技术水平位于省内前列。中心今年4月份收治的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是一典型病例。

就诊入院前一个月,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伴恶心、偶有进食后呕吐胃内容物。入院5天前症状明显加重,伴皮肤发黄,巩膜黄染,浑身瘙痒,小便色深黄。医院查肿瘤标记物为CA:.5U/ml;上腹部CT增强示:肝门区胆管软组织影管壁增厚、强化明显,考虑肝门部胆管Ca伴胆总管扩张,胆管炎症。医院考虑患者病情较重,建议姑息治疗。在朋友的介绍下,患者和家属抱着一丝希望来到医院。

进行相关检查后,柏斗胜诊断患者的病情基本符合肝门部胆管癌(四型),治疗方案如果可能应尽量手术治疗,而放化疗不敏感,术后可作为辅助手段。在影像科的帮助下,柏斗胜团队仔细研究了肿瘤和血管的关系,以及胆管肿瘤可能累及的二、三级胆管范围,进行了术前肿瘤的精确地评估和手术方案的精细的规划。

因为有了前期累积的众多经验,再加上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在添置的手术显微镜,精细手术器械等设备的助力下,患者的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胆囊切除、肝门部血管骨骼化进行得非常顺畅,完整无损地解剖出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右动脉,结扎肝左及中动脉,解剖出门静脉主干,结扎、切断门静脉左支,完整清扫脂肪淋巴组织,接着行解剖性精准左半肝加全尾状叶切除、最终完整切除肿瘤。手术虽然持续了7个多小时才最终完成,但是由于精准技术的应用,手术出血仅仅ml左右、没有输血。患者很快得到了良好的恢复,出院时感谢医院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随后不久,类似的病例,由于患者左半肝较大,完全切除左半肝会影响残肝量,团队采取了“泰姬陵术式”,因为被切除的含肿瘤在内的部分肝组织形状类似于“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印度泰姬陵的屋顶,其难度非扎实娴熟的手术技巧不可驾驭。

精准微创勇闯“禁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今的医疗已越来越进入精准、微创的时代,患者在治疗中的身心创伤小,受治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柏斗胜和科室成员也紧跟时代潮流,探索创新,稳步推进治疗的微创化、精准化,期望为肝胆胰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3岁的尤患者便是受益者之一。尤患者刚毕业工作不久,正是事业刚刚起步的时期,一次常规的单位体检打破了她平静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检查发现,她的肝脏有巨大血管瘤。医院表示肿瘤太大、病情复杂,无法处理。而放任血管瘤不管,患者随时有破裂大出血从而危及生命的可能。为了给孩子寻求救治的希望,父母带着她找到了柏斗胜。

CT检查的结果让柏斗胜不免一惊:患者肝脏多发血管瘤、脾大。最大的血管瘤约mm×mm,几乎将正常的肝脏“吃掉”了一半!更棘手之处在于,患者最大的血管瘤处于肝中叶,此处位于肝脏的中央,解剖部位特殊,与其他位置相比,有“三最”:切除后肝断面最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手术操作难度最大。

尤患者自诉几乎每年都体检,没有查出过肝脏异常,这说明肿瘤生长速度快,病情容不得迟疑耽搁,必须尽快手术治疗。患者入住后,柏斗胜立即组织团队成员进行术前评估,并为其安排精准肝中叶切除术。术中柏斗胜熟练、准确地游离、解剖第一肝门,分离结扎左内叶、右前叶的Glisson鞘,用电刀沿肝中叶缺血灶画出预切线,切开浅层肝组织,钝性分离深层肝组织,遇有管道逐一结扎或缝扎,采用间歇肝门阻断技术即15min阻断,5min开放,再阻断15min,有效减轻术后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肝损害。术中还一并处理肝右后叶2枚、左外叶1枚小的血管瘤。术后柏主任贴心地为患者采用皮内缝合,尽量减少患者疤痕。目前该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没有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

肝脏血管瘤为肝脏良性肿瘤之一,女性患者居多,良恶性性质未定、存在并发症、快速增长的血管瘤需手术切除。在解剖上,肝中叶切除术切除的肝段位置位于第一、二肝门之间,与下腔静脉紧密相邻。由于肝中叶位置特殊,当病灶位于肝中叶需要手术切除时,既要彻底切除病灶,又不能损伤肝右后叶和左外叶血管和胆管,以确保残留肝脏血供及回流正常。因此肝中叶切除术以往被认为是肝脏手术的“禁区”。要勇闯“禁区”,且安全的攻克“禁区”,就要求术者对肝脏解剖及血管分布非常熟悉,技术熟练,以及术中精细操作。凭着过硬的实力,柏斗胜已成功完成了多例精准肝中叶切除术,给患者解除病痛,并将创伤最小化、疗效最大化,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生活。

我国是个肝炎大国,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脾亢等是肝胆胰科的主要病种,其患者众多也是我国疾病谱的一个鲜明的特色。以往,该类疾病通常行开腹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以治疗,但由于肝脏功能欠佳的患者凝血功能往往不良,加上曲张的血管众多,手术有很大的风险,如术中术后大出血、术后二进宫、术后肝功能衰竭等。更为关键的是,开腹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创伤较大(腹部手术切口达20cm),往往术后住院需要15-20天才能出院,恢复时间长。

借助科室的腔镜技术特长,柏斗胜团队以完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作为突破口,探索该类疾病的微创精准治疗。这一方法无需切断腹壁肌肉,基本上避免了切口的感染,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现代微创技术特点,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近五年来,团队已经累计完成余例完全腹腔镜下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围手术期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学术成果,发表SCI文章13篇,中华权威期刊10篇!获得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

病人至上力推多学科综合诊疗

年开始,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医院开始逐步走上多学科诊疗之路。在此之前,外科专科化不断发展,其对单病种的规模和深度发展有益,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亚专科越来越窄深,技术的单一性愈发明显,不利于患者的综合治疗。在柏斗胜看来,要让患者获益最大化,学科融合、综合治疗势在必行,作为肝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的主干力量,他积极协调相关科室,在医院和科室的大力帮助下推动相关科室的融合,最终促成肝胆胰中心成立与成功运转,其最大特色便是内科和外科的深度融合。

“内外科深度融合,听起来很好,但因为难免的科室利益分配等问题,做起来其实并不容易。”柏斗胜向记者介绍到,在经历一段艰难的磨合期并取得相关成绩后,内外科融合和多学科诊疗才逐渐相互理解和支持。因为大家逐渐认识到,科室融合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给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在年前腊月二十七,有的科室已经开始“封刀”准备迎接新春佳节了,肝病内科组的同事收治了一例巨块型肝癌患者。CT显示患者肿瘤很完整,还有包膜,估计有切除的可能。于是,内科组同事当天下午便请柏斗胜所在的肝病外科组会诊。

两科室医生认真阅片和讨论后,发现肝脏肿瘤确实比较巨大,肿瘤几乎占据了整个肝右叶,并且骑跨在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受压变形的厉害,给手术所留的操作空间很小,需要从下腔静脉上完整地剥离肿瘤,术中稍有处理不当,随时有大出血的可能。虽然存在困难,但肿瘤确实是有可能被切除的。

家属听到肿瘤有可能被切除时非常高兴,但同时又担心医生不会答应在年前动手术,便说:“如果你们觉得年后还是肯定能开掉的话,年后开也行”。言外之意其实是:如果可以,最好在年前手术。

考虑到患者是个中年女性,没有并发基础疾病,术前各项检查也已基本就绪,柏斗胜和同事本着“患者利益至上”的原则,马上和麻醉科联系汇报了病情,得到可以手术的肯定答复后,决定第二天就给患者手术。

完善了术前的必须检查和准备工作后,柏斗胜立即和同事进入了紧张的手术流程。术前准备会上,他和同事们详细讨论了各种术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应对方案。第二天下午两点,手术便正式开始。由于肿瘤太大,给手术的空间不大,手术中,第一、二肝门需慢慢解剖,由于肿瘤的压迫效应,第三肝门的肝短静脉特别的多而且比平时都要来得粗大,每分离一根肝短静脉,近端都需结扎加普里林线缝扎双重处理……因此种种,手术比平时进行的慢一些,但是,每一步走得很确实、牢靠。最终,凭借着“小步快跑”的精细断肝技术,肿瘤被成功的切了下来,手术圆满成功。

手术以后,在医疗和护理组的精心管理和护理下,患者术后恢复非常顺利,患者和家属在事后充满谢意地说:“医院过的春节,但是,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春节都要踏实和开心!”出院时,科室收到了患者送来的锦旗,同事们深有感触地说:“还是肝胆胰中心融合见成效啊!”

在柏斗胜看来,多学科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个:以患者的获益最大化为主要追求。这是他力推多学科融合的原因,也是他从医的一贯理念。年,柏斗胜被评为扬州市最美医生——“医德之星”,医院评为“沟通达人”,他的心得是“以患者为中心,站在他们的角度换位思考”。

柏斗胜很赞同一位北大法学教授的观点:真正的“以病人为中心”应当是以病人的权利为中心。“医院来,享有很多权利,比如知情权,获得帮助权,隐私权等。”他感慨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应当把患者的权利为中心真正落到实处。”

编审:罗辉

柏斗胜,医学博士,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大外科主任,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肝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主任,扬州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延边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苏省第四期“工程”培养对象,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扬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扬州市中青年专家,扬州市十三五科教强卫领军人才,扬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共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26篇。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委员会委员、医院消化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肝胆胰MDT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肿瘤学分会和抗癌协会肝脏学组委员会委员,扬州市医学会肿瘤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专长:擅长肝肿瘤、胆管肿瘤、胰腺肿瘤、肝内外胆管结石、门脉高压症和重症胰腺炎的规范化诊治。腔镜外科技术娴熟,可开展肝胆胰脾等各种微创手术。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

全文属“人民好医生”跟诊记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与人民好医生组委会联系

rmhys

.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白癜风优惠政策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wh/112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