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些不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如今不少病症都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近期,医院就接诊了两位低龄结石病患者,他们的年龄都只有14岁。

最近,14岁的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小严腹痛的原因是胆结石引起的。目前,医院已对小严进行了手术,在他的胆囊里面,医生取出了3颗结石,而就是这3颗结石,此前已折磨了小严好几个月。

小严:晚上都会痛醒起来,医生说是不爱运动,肥胖导致的。

不过,和小严一起入院的另一位同龄患者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胆囊炎症较重,胆功能受损,胆囊已被切除。

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钟必强:切了胆囊,他就少了一个器官,而且胆囊这个器官有很多功能,切掉太可惜。

钟医生告诉记者,胆结石的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后,年龄越大发病的几率越高,但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是小朋友都患上了胆结石,以医院为例,接诊过的最小的患者就只有4岁。

钟医生:因为大鱼大肉吃太多,上班忙,又不吃早餐,所以胆结石发病就高了,孩子也是一样的。

钟医生告诉记者,由于少儿胆结石发病率低,疼痛不明显,往往发现孩子的病症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但钟医生表示,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经常运动,胆结石是可以预防的。

医生提醒,如果父母有胆结石病史的,孩子患上胆结石的几率就会更高,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就更需要注意预防。

记者:张军见习:张义

当心孩子得胆结石常被当作消化不良

说到胆结石,大多数人想到的是中老年人,实际上,胆结石患病年龄越来越小。

今年8月,成都新都区一位12岁的女孩小佳突然腹部剧痛,医院检查发现,小佳胆囊竟然有25颗大小不一的结石,并且伴有慢性胆囊炎。

据了解,小佳对辣条、牛肉干这些零食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抱着零食宅在家里看电视上网,也不喜欢运动,还经常不吃早餐。

医生从一名8岁男孩的胆囊里取出26颗结石,据称该男孩平时特别爱吃肉,早饭常用红烧肉汤下饭!

孩子肚子疼,当心胆结石!

因为多数小儿胆石症属于隐匿性的,有症状也不典型,所以家长时常会忽略。当孩子出现心窝部疼痛,伴有腹胀、厌食、烧心等消化道等症状时,常会被家长当成消化不良、胃炎、胃痉挛。

有的患儿因吃得过饱,会引起右上腹疼痛。胆结石常发生在夜间,呈阵发性发作,孩子会出现恶心、呕吐及大汗淋漓等症状;当较大结石堵塞胆道时,患儿会出现黄疸;若是合并感染,则会出现高热、寒战,严重者易发生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

当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时,家医院看医生,做B超检查,以早确诊,早治疗。

小小年纪为何会得胆结石?

1、孩子爱吃大鱼大肉、糕点甜食、精米细面,不吃粗粮蔬菜。

会致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增高,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也随之上升,从而促发胆结石形成。

2、寄生虫感染。

多见于卫生条件比较差的边远山区乡村的儿童。一旦蛔虫进入胆道,虫卵和死亡的残体便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继之细菌、胆红素、脱落上皮细胞等便围绕该核心沉淀下来,逐渐形成胆结石。3、家长盲目过多地给孩子补钙。

易导致钙质在胆囊内沉积,凝聚成结石。4、孩子吃饭无规律,饥一顿饱一顿。

既打乱了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又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胆汁排出,胆汁黏稠度增加,易引发胆石症。5、孩子不常活动,精神紧张,情绪不稳。

这样的孩子胃肠道蠕动缓慢,不利于胆汁的正常排泄,滞留于胆囊内浓缩变稠而形成结石。

如何预防?

儿童胆石症重在预防,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

第一,家长要教育孩子饭前便前便后都要先洗手,不吃生冷和不干净的食物,以防寄生虫感染。如果发现有肠道蛔虫症患者,要及时彻底地进行驱虫治疗。

第二,倡导孩子多活动,少静坐,不过量进食动物性的脂肪和糖类,少吃精制类食品。平时鼓励孩子多吃水果、新鲜蔬菜和粗粮,注意饮食结构、均衡营养。

第三,除了规律饮食外,还要让孩子多喝水和多运动。因为多喝水可以增加排尿量,而多运动又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这两种方法都有助于孩子把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此外,结石病如果能及早发现的话,还无需动手术。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

给身边有孩子的人都看看吧~

你可能还想看

■网传贵阳花果园“砍人事件”究竟是真是假?

■贵州人无辣不欢?小心了!这种辣椒好多人都不敢吃了,强致癌!

■这家公司每天早上让女员工排队,老板依次亲一遍!理由让人匪夷所思

■吓人!买来的这种水果四个月不烂不坏,记者调查发现惊天秘密…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北京正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wh/46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