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天性胆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先天性胆管扩张病因 >> 微创进行时ldquoERCPLC
微创
微创,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创口、创伤。微创手术,是指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只对患者造成微小创伤、术后只留下微小创口的技术。相对于传统手术而言,微创手术具有以下特点: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微创手术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医学革命。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属于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10%-20%的胆囊结石患者会合并胆总管结石。多为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所致,称为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会导致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需行手术治疗。
(1)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为传统的方法,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高,并且术后还需要保留T管2周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2)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T管引流:系目前主流术式,相对传统手术而言具有微创性,对于胆总管内径≥10mm、结石最大直径≥10mm、结石位于胆总管上段的患者比较适合。但该术式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较慢,大部分患者仍需留置T管2周以上。
(3)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双镜联合:ERCP是胆胰疾病诊治中的一项重要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经从单纯的诊断性技术发展为以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技术,成为现代胆胰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性ERCP技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具有可重复性等优点,代表了现代微创手术的发展趋势。该术式对于胆总管内径<10mm、结石最大直径<10mm、结石位于胆总管下端,尤其是胆总管末段结石嵌顿的患者是理想的术式。这种微创术式,还可避免长时间留置T管,减轻胆道损伤,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病例分享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取石+即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患者赵先生,男,52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2月余”至我院就诊。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该患者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下端结石。经科室集体讨论,决定为该患者行ERCP取石+LC术。这种手术,以往多是ERCP取石后再择期行LC。蚌医二附院普外科许兆龙副主任医师在陈正民主治医师的密切配合下,突破常规,成功地进行了ERCP与LC的同期手术,在一次手术中同时解决两个部位的结石。手术分为两步:第一步,行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取石;第二步,即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结合,同期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
STEP1ERCP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胆总管取石
STEP2即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
术者简介许兆龙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肝癌、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专业会员、安徽省全科医学会整合消化病学分会委员、蚌埠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原解放军第医院普外科(肝胆)副主任,年调至蚌医院工作。本科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医院肝胆外科、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在重庆第三军医医院、上海第二军医医院学习进修,长期从事普通外科、肝胆外科专业,对普通外科、肝胆外科疑难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进行复杂肝胆管结石手术、肝胆胰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胆道损伤修复手术等,熟练运用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进行肝胆胰脾疾病的内镜微创诊治。
参考文献
[1]王征,周正辉,应佑华,etal.ERCP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体会[C]//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
[2]刘厚先,王先法.两种微创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比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1(3):-.
[3]刘平西,周钧,唐腾龙,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ERCP解决术中棘手问题30例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4(2):-.
[4]李宇,郝杰,孙昊,等.一期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与分期内镜取石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5(2):-.
王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