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介入医学科两天内连续成功为三名患者实施微创手术巧除胆管结石,目前三位患者均恢复良好。

67岁的李大爷,20年前曾因胆囊结石摘除胆囊,近半年来经常饭后腹胀、腹痛,老以为是胃病,药吃了不少,却不管用。一周前,李大爷晚饭后突然剧烈腹疼、高热,伴寒战、恶心、呕吐,医院急诊科,CT检查发现胆总管里有一块结石,大小约1.2×2.7cm。医生给予诊断:胆总管结石并急性胆管炎,医院治不了,医院治疗。看到李大爷疼得嗷嗷叫,家里人心急如焚,通过朋友介绍后,医院介入科对胆管结石治疗经验丰富,遂连夜医院。

入院后

经刘焕亮和范鹏主任查看病人和资料后,一致同意外院的诊断结果。在抑酸、抗感染、解痉、禁食、补液等治疗后,患者腹痛暂时好转。根据病人体质差、病情重的情况,介入科医生制定了治疗方案:先实施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缓解症状,待一般情况好转后再实施胆管取石治疗。

入院后的第二天,介入医学科就在DSA室于局麻下为李大爷进行了PTCD术。术中先用极细穿刺针穿刺至胆管内,然后经导丝引导送入猪尾引流管至扩张的胆管腔内,外固定于皮肤并接引流袋,见有大量脓性胆汁及细碎结石流出,常规留取脓性胆汁、送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术后继续予以抑酸、抗感染、保肝等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5天后,按计划为患者进行经皮胆管取石术。术中先经原引流通道送入工作鞘管,经鞘管送入扩张球囊充分扩张十二指肠乳头肌后,再经鞘管送入取石球囊将结石送入十二指肠内。手术不到半小时就顺利结束了!

术后患者发热、腹痛症状完全消失,食欲明显好转,脸色也渐渐红润起来。看到只有针眼大小的伤口,李大爷高兴地说:“没想到现在的技术这么先进!”。

另外两名患者

75岁的孙大爷和69岁王大爷,病情与李大爷差不多,也都在DSA下顺利实施了一期经皮微创取石术,术后均康复良好。

急性感染性胆管炎,大多是因胆管结石引起胆汁引流不畅所致,属胆系感染疾病中的严重类型,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黄疸,严重时患者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感染性休克、死亡,死亡率可高达33%。该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解除胆道梗阻并通畅引流,传统开腹胆管切开引流、取石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对于高龄危重患者,全身麻醉及开腹手术风险太高,故现在大多采取微创技术进行治疗。这种经皮介入微创取石的方法,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还不需全麻,比外科手术甚至腹腔镜、ERCP等微创技术有其独特优势。

咨询电话

刘主任:

范主任:

文字

介入医学科

编辑

宋爱华俞雯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zz/125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