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天性胆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先天性胆管扩张治疗 >>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策略内镜治疗与外科干预
作者:孙备,李冠群
文章来源: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4)
摘要
慢性胰腺炎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胰腺慢性炎症性和纤维化病变,其基本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缓解症状、改善胰腺分泌功能不足及防治并发症等。目前,对于慢性胰腺炎治疗策略的探讨日趋增多,创伤递进式策略与早期外科手术干预是共性治疗理念。临床实践中,对于出现胰腺假性囊肿、胰管结石、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内镜干预可作为优选治疗方式;无胰头部病变的主胰管扩张,可首选Partington术;合并胰头部病变,可行Beger术或Frey术;无主胰管扩张,应根据具体病变部位行胰腺切除术;全胰炎性病变或多发部位病变,可行全胰腺切除术。
外科医师在诸多手术方式的选择中,应遵循个体化与多学科化的整体治疗理念与策略,尤其对于干预指征、时机及方式的掌控。笔者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慢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与外科干预策略,以期进一步优化慢性胰腺炎病人的整体疗效。
慢性胰腺炎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胰腺慢性炎症性和纤维化病变,远期会出现胰腺结构与功能的不可逆改变。慢性胰腺炎的基本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缓解症状、改善胰腺分泌功能不足及防治并发症等。既往观点认为:慢性胰腺炎的治疗应遵循创伤递进式策略,即非手术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手术递进式干预。近年来,各指南对于内镜及外科干预时机与策略的选择提出不同建议,疾病进程早期外科手术干预的作用与意义成为胰腺外科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