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今年75岁高龄了,平常身体都很好,就是老犯胃病,断断续续也有个五六年了。期间胃痛医院,但也一直没有查出到底是什么原因,以为就是一般的胃病,发病时吃点药就缓解了,医生也只是给了一些饮食方面的建议。两周前开始,张大爷的胃痛的老毛病又犯了,但这次吃了药也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稍微吃一点东西就觉得胃部饱胀不适,之后几天只喝点喝粥水都不消化,甚至有时会吃了就立即感觉到反胃并呕吐。张大爷的儿女见状赶紧把医院,医院医务科副主任龚一军了解病人的病史并且询问了其发病的症状后,建议张大爷做一个胃肠镜检查,查明病因。通过胃肠镜检查,龚一军医生发现,张大爷的胃体粘膜充血,见多发米粒大小息肉,并且发现其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有一异物。龚一军医生诊断张大爷多年胃病的罪魁祸首就是十二指肠中卡着的这根异物!随后,龚医生经过病情评估,行经内镜下取异物术,将其异物顺利取出,该异物长3CM、直径0.6CM,由于这个异物在张大爷的肚子里“寄存”了好几年了,已经难以辨认是什么东西。据张大爷回忆,他之前吃饭都比较快,有可能这个异物是他某次不小心吞咽下去的骨头。随着人年龄的增大,肠胃的消化功能也会逐渐的退化,吃东西也要更加地注意、小心。下面让小康康给大家科普一些老年人吃饭应注意的事项。老年人吃饭要注意什么?吃七分饱建议老年人每日三餐吃七分饱,两餐之间可适当加一些零食。吃得过饱,会增加肠胃负担,使血液集中到肠胃,使心、脑等重要器官呈缺血状态,不利健康。吃早不吃晚

这里主要指晚饭。老人消化功能减弱,夜生活又比较少,晚上7点以后吃饭,和睡觉时间距离过近,食物无法消化彻底,会有腹胀、胸口堵等症状。吃太晚对老人脆弱的心脑血管也是一个考验。因此,建议晚饭最好在7点前吃完,利用饭后时间散散步、活动活动,让食物多消化。

吃清淡清淡饮食,主要是指饮食要低盐、低脂、低糖。但不能为了清淡只吃蔬菜,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多从瘦肉、牛奶、鸡蛋中摄入优质蛋白。吃软不吃硬

老人咀嚼能力下降,粗糙、生硬的食物嚼不动、咽不下、不消化。所以,饭菜质地以软烂为好,可采用蒸、煮、炖、烩等的烹调方法。

吃暖不吃寒老年人对冷的抵抗力差,吃冷食可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引起其他内脏血循环量减少,不利健康。吃慢不吃快老人食管内壁的弹性减弱,如果进食速度太快,食管内壁不能适应突然挤压,严重时会造成食道损伤。而细嚼慢咽能减轻胃肠负担,加速食物消化,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率。还对牙齿起到良好的“清扫自洁”,减少病菌的生长繁殖。饭后要漱口

饭后漱口维护口腔健康的好习惯。漱口最好用温水,或者茶水。

蔬菜要多新鲜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每天的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克。食物要杂

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为平衡吸收营养保持身体健康,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如有可能每天的主副食品品种应保持10种左右。

味道要淡有些老年人口重,殊不知下盐吃多了会给心脏、肾脏增加负担,易引起血压增高。为了健康老年人一般每天吃盐应以6至8克为宜。水果要吃

各种水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些营养成分对于维持体液的酸碱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为保持健康两餐之间应吃些水果。

医院消化内科专家介绍贾润天详细介绍: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院、浙医一院学习。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31年,擅长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及内镜下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剂注射治疗,经电子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食管良恶性狭窄的内镜下治疗,幽门狭窄内镜下扩张,放大内镜及色素内镜诊断消化道早期癌并内镜下剥离(ESD),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切除术(ESE),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取石术(EST),内镜下胆总管结石的机械碎石、取石术等。较早开展内镜下的粘膜切除术(EMR),大部分病例均成功切除病变并痊愈。先后在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zl/137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