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天性胆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状 >>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想的不要太多
最近,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宣布,该公司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将对脑机接口项目进行临床研究。
这是一个充满想象的项目。从目前我们能够得到的信息来看,它的目标应该可以被归纳为二个,一是打造一个人类大脑与电脑进行直接交流的平台,二是让大脑成为人工智能的舞伴或者灵魂。在应用方面的短期目标一是辅助视力,让失明或者天生失明者恢复视力;二是辅助行为,帮助人类进行运动,包括但不限于失去运动能力的人。
其实,在这个项目的下面,还有一个不能明言的目标,就是破解大脑的工作原理,全面仿生人类的大脑。这个目标之所以不能明言,是因为人类脑计划的进展让人沮丧甚至绝望。但这个目标是人类研究大脑的终极目标,我不相信马斯克没有。正因为没有明言,所以它想象空间无穷大。
下面,我仅从《神经物理学》(大脑锻炼馆近20年对神经电路的工作原理的研究成果)的角度对这个项目面临的困难和前景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一、脑机交流平台
这是本项目当中最容易实现的。它的风险是安全性问题,在发达的现代医疗面前,应该不是问题。难点是植入的芯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升级改造、维护保养和位置的变化,每一次都要通过手术进行,这对于研究对象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痛苦。招募对象的紧俏可想而知。这将使技术的成熟道路将变得漫长无比。
平台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后面如何与大脑进行交流,交流什么,恐怕才是真正的困难。
二、让人类的大脑成为人工智能的舞伴或者灵魂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马斯克确实想多了!
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太快会给人类带来风险,如何与它相处将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它提出的解决方案似乎是让人类的智力活动参与其中,而参与其中的最大障碍就是人的大脑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速度相差太大,如果能让大脑与计算机直接相连,人与机器的互动和交流将会更加流畅高效。
这听起来非常有吸引力。让人的智能与人工智能交织在一起,形成共舞的局面,比单纯的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要低。如果人的智能在融合中能够成为其灵魂,那就是最完美的。这个方案从ChatGpt出世短短几个月时间所带来的风险来看,已经有些迫在眉睫了。
尽管我们迫切的需要一个对人工智能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但用脑机接口,一定是想多了。
要想说明这个问题,先要说一下大脑锻炼馆对大脑智力运行能力研究的一些结论。
《神经物理学》(大脑锻炼馆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活体神经组织在通常情况下只是活着,但不活跃。也就是说,每个神经细胞都有两种状态,活着和活跃,活着的状态下不产生意识功能,活跃的状态下才能产生意识。
如果我们把活着定义为0,活跃定义为1,要想让一个细胞从0激活为1,需要对它进行精准的能量供应,确保其获得足量且连续不断的能量。这就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使心脏、肝脏、胆和血管、胆管的运动和分泌进行密切的配合,实现精确的能量供给。
其中,心脏负责把增加的血流精准的运输到需要营养的组织周围的血管当中,肝脏负责按需提供特定数量的能量物资,并对毛细血管进行调节,把营养精准输送到有需要的细胞当中,而胆汁则作为肝糖的一个释放开关记账凭证,通过分泌促进肝糖的释放,并要求消化系统进行营养补充。
参与这个调节的大脑神经核包括全部脑神经核、橄榄核、孤束核及心脏的房室结和窦房结,实施这个调节目标的是分布于心脏、肝脏、胆及血管和胆管的神经组织。
对于心脏和胆的控制主要是对其运动节律的调节;对于肝脏的控制主要是对其肝糖和胆汁分泌量的调节,对于血管和胆管的控制主要是对其扩张和收缩的调节。
通过上述调节机制的工作,神经细胞获得了激活所需的能量,才能产生神经递质,当神经递质释放时,才能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大脑神经通路的解析,才能形成意识。
大脑智力功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上述调节系统能力的强弱。个体大脑在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当的情况下。血流调节功能强,需要兴奋的脑细胞就能及时获得能量并激活,大脑的智力功能就强,反之则会因细胞缺乏能量而无法激活,智力和能力双双下降。
以大脑学习能力的提升效果为指标,通过对血流调节系统进行锻炼的参与者进行测评,清楚的验证了上述结论。
现在说回马斯克为什么想多了。通过上述结论,可以说明大脑的运行快慢取决于整个人体的血流及能量调节能力和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速度。而这个机制本身因其生理结构的原因,其运行速度是有限的。
我们日常所有看到的神童级的学霸,其大脑的运行速度就是上限,更多的人,因血管调节神经被损伤,运行在这个限度的下面。
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即使是学神级的大脑也不可能在速度上与电脑相比,把芯片植入大脑当中,大脑也不可能以电脑的速度去运行。如果你给它增加太大的频率和电压,会把大脑烧坏的。
三、至于破解大脑的工作原理,请马斯克不要去想了,如果想了只是白想,做了就是烧钱。当然,如果拿它去与资本对话,不妨讲出来。
开始我就说马斯克有一个没有明言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破解大脑的原理,全面仿生大脑。这是许多研究大脑的顶级机构的终极梦想。我不相信他没有。这里我们假定他有,只是劝一下下而已。也是劝那些有类似想法的人。
脑机接口植入大脑后,用电脑甚至是人工智能的方法对大脑进行直接研究,这一定是让他们特别兴奋的点。在此,我可以明言,想多了!不信就走着瞧。
首先,《神经物理学》告诉我们,大脑不是一个类CPU或者GPU的生命体,而是一个由两万多个更小的计算单元组成的类似物联网的生命组织。你可以把计算机接入其中,但效果不会是完全如愿。原因如下:
1.当电脑接入时,就像一个黑客进入了大脑,不是其中的所有结构单元都愿意与你交流。关于这一点,等进入人体实验后才能表现出来。那时,研究人员和研究对象之间会产生严重的分歧,使研究难以推进。
2.我前面说过,多数情况下,神经细胞是处于0的状态下。这代表着多数计算单元是处于关机状态,即便你是黑客也无能为力。你可以获得接口处附近的数据,但无法获得里面的运算数据和过程。因为隔的单元太多,而且许多都处于关机状态。
3.大脑是行为是由硬件编程决定的,而不是软件编程。它如何运行,运行后产生什么结果是由其中的神经细胞突触和连接结构决定的,并且不断变化。就像你看了我的文章,会对脑机接口产生新的认识,大脑的结构也变了一样。
4.在研究和交流时,无论你如何努力的与它沟通,它都会保护自己,使自己的结构不断变化。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破解大脑奥秘就完全没有办法。主要是方向和手段要适当。比如大脑锻炼馆的神经系统内部测试法,其核心是让大脑自己研究自己。《大脑锻炼法》已经破解了产生智力差别的原因,并找到了提升智力的方法,完成了初步验证。
四、脑机接口的前景
虽然摆在脑机接口的前面有许多困难,但它仍然不失为一个非常优秀的项目。在应用方面,解决失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投入和赞赏的方案。神经系统有着非常明确的分工,只要把信号接入视觉系统,就一定能够解决失明问题。
大脑分工投影图片(大脑锻炼馆提供)关于辅助人体运动方面的应用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但对于运动失能的人而言解决起来更加困难。
五、脑机接口的伦理问题与道德风险
脑机接口可以把人变成提线木偶或者傀儡用于非法行为;参与实验的对象可能面临多次开颅手术、术后康复等人道主义问题;带有接口的个体如何保护和使用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
最后
马斯克先生,接入大脑其实可以不必开颅的!人的体表就有接入大脑的神经投影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