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天性胆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先天性胆管扩张治疗 >> 创新微创技术ldquo钳rdq
(图文无关)
为寻求更好的治疗,张先生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我院,找到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王云检,入院后经过进一步检查提示:十二指肠乳头区结节影,肝内外胆管扩张,恶性可能。
王云检说,手术是胆道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考虑到患者有梗阻性黄疸,大量胆汁聚集在肝脏和胆管里,肝功能会变得很差,甚至会引起肝衰竭,需要尽快将胆道引流减黄、保护肝功能,才能为后续治疗创造机会。
近日,张先生在局麻下行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解除了胆道梗阻问题。
由于张先生没有病理结果,外科无法进行手术,加上病变位置在肝门部,通道较细,胆道镜也无法通过,但只有先获取胆道病变组织明确病理学诊断,才能确定后续治疗方案。
于是,王云检把张先生的病例提交到了肝胆胰肿瘤MDT上,与多个学科专家进行探讨。
微创介入科副主任胡鸿涛作为MDT专家组成员,对病例进行仔细判断后认为张先生无介入诊疗禁忌,提出建议进行胆道钳夹活检术明确病因。
经过术前制定方案和风险评估,胡鸿涛主任团队顺利为张先生实施了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引导下经皮经肝途径胆道钳夹活检术(如下图示)。
经PTCD导管造影提示胆总管下段闭塞送入导丝,将PTCD导管解袢(导管头端拉直)并拉出,沿导丝送入导管,导管、导丝配合达到狭窄段交换加强导丝,沿导丝送入血管鞘至胆总管内保留导丝,经血管鞘引入活检钳至胆道狭窄处,张开活检钳并向前推至胆道阻塞处,合闭并牵拉活检钳,取得标本,不同角度行钳夹活检
退出活检钳,
将夹取的病变组织放入标本瓶中固定送检
沿导丝送入PTCD导管至胆管内,
并成袢(导管头端弯曲)、造影提示胆汁无外渗
病理结果考虑恶性通过PTCD建立起来的通道,在X线透视和胆道造影双重监视下,准确判断出胆道病变的位置,通过不同角度对病变组织实施钳夹活检,并成功夹取病理组织送检。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患者无明显不适,安返病房。经过专家们的密切观察和充分评估,一周后,张先生达到手术条件,王云检医师团队顺利为其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加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十二指肠-胰腺)中分化腺癌,侵及胆总管及十二指肠肠壁,未侵及胰腺。目前,张先生恢复状况良好。
“病理诊断是判断疾病的‘金标准’,胆管病变、十二指肠及胰腺病变常常合并梗阻性黄疸等症状,很多患者失去了手术机会,怎样从胆道获取标本,获得明确的病理学诊断一直是个难题。”胡鸿涛说。经皮经肝途径胆道钳夹活检是在PTCD的基础上,借助其建立起来的通道,依托于PTCD技术的新型微创活检,可准确判断胆道病变的位置,直接获取病变组织,迅速送检从而确定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为胆道及周围疾病的诊断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丰富了胆道疾病的病理学检查方法,为胆道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临床依据。
专家介绍
胡鸿涛微创介入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领军人才、郑州市青年科技专家等荣誉。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省医学会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省医师协会介入治疗学分会常委、省抗癌协会介入诊疗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厅科研攻关项目3项,获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厅级河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5项。发表论文50余篇,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英文文章10篇,中华系列文章7篇。坐诊时间:周三上午、周四上午王云检肝胆胰外科
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河南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人工智能普外科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医学会肝病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首届镇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肝、胆、胰腺肿瘤的诊断治疗,尤其是肝胆胰肿瘤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主持河南省科技厅和卫健委课题各一项,获厅级科技成果奖2项。
坐诊时间:周四全天责编:庞红卫
作者:李惠子姚全军
编辑:李惠子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