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天性胆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先天性胆管扩张治疗 >> 李贵星老师三方检验实验室的现状和未来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三方检验实验室(独立检验实验室和区域检验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方面解决了基础检验薄弱的现状,另一方面解决了当地政府为配置检验设备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
目前的三方实验室主要的定位在于样本检测为主,医院的检验科现状相同,唯一区别在于样本来源不同。
由于大量资本的介入,三方实验室的数量庞大,纵观目前的三方实验室,其生存之道在于通过低价竞争、区域占有量和样本量的增加占有市场。现在三方实验室的运行模式日趋规范,样本的采集、合理分装和保存、冷链运输、实验室检测及相关质量保证,这些技术性的过程在三方实验室中都有保障。检验报告通过网络及时发放等都没有问题。
然而,如同共享单车等众多热门行业一样,经过同质化的竞争后必然有三方实验室进入淘汰,目前的三方实验室存在一定风险和缺乏创新,最大的风险在于患者信息的缺失,检测方式依然沿袭过去检验“该结果仅对此样本负责”的错误方式,当有不合常理结果时无法了解患者的信息和及时的沟通。因此,信息化建设和患者信息的建立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未来的三方实验室生存之道是增加检验的附加值,如何增加附加值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个人认为:应该从报告模式进行创新。目前的检验报告仅发出一个结果的方式需要改变,应该根据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有时需要对患者多个结果或历史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发出诊断性或建议性检验报告。本来基层的医疗水平相对较差,可通过这种建设性的检验报告去提高基层的诊疗水平,同时也让送检方感受三方实验室不仅仅收集样本进行分析,同时可帮助其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最终让老百姓受益。也让未来的市场选择中占有先机。
在目前大量资本介入的三方实验室,从模式上日趋相同,检验的技术性质已达极限。在未来的生存竞争中,能提供检验附加值的实验室无疑占有先机,而提供检验附加值的能力需要极早培养和储备临床检验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未来三方实验室的竞争,不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检验临床型人才的竞争。
下面通过前几日的一个检验结果具体描述检验附加值的实现过程。
该患者出现高血钙危急值,仅从实验室结果分析,患者表现为高钙低磷表现,从结果分析符合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的诊断,随后为患者加做了PTH(甲状旁腺激素)的检查,如果如下:
PTH检查结果显示为降低,明显不符合PHPT的诊断,患者肾功能正常,明显排除继发性和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哪高钙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此时需要了解决患者的病史:
男,56岁,因“咳嗽咳痰1年余,声嘶10+月,加重10+天。”于年11月06日10:30入科。
病例特点:1.起病隐匿,病程长。2.患者1年余前(-11)因“感冒”出现咳嗽、咳痰,咳白色黏痰,无恶寒、发热,潮热、盗汗,胸闷、气紧等不适,自行服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稍缓解,10+月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神志清楚,自觉发热,测得体温正常,大汗出,约5分钟后症状自行缓解,上述症状半日内反复发作4次,次日出现声音嘶哑,喝水呛咳等不适,无肢体运动、感觉障碍,无构音障碍、面瘫等不适,偶有左侧头部疼痛。
医院就诊,行头部CT示:1、颅内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颅内未见出血。2、右侧顶枕部规则低密度影,蛛网膜囊肿?胸部CT:1、左下肺叶内前基底段多发结节、片结状高密度影,个别似融合,较大者大小约4.2cm*3.7cm,并相应下肺部分支气管阻塞,性质?2、右肺下叶外基底段少许条索影,多系纤维灶。3、纵膈多发淋巴结。5、左侧胸膜稍增厚、粘连。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入我院中医科。
-1月CT胸部增强扫描: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见软组织肿块影,最大截面约4.9×3.6cm,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邻近支气管狭窄、闭塞,周围肺野多发结节影,纵隔及左肺门淋巴结增大。CT全腹部增强扫描:肝右叶小囊肿;肝右后叶下段包膜下见直径约0.6cm强化结节影伴周围斑片状灌注增高区,血管瘤可能。胆囊收缩状态,囊壁稍增厚,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双肾囊肿。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增多。甲状腺及颈部彩超示:双侧颈部淋巴结长大,结构异常。请胸外科会诊暂不考虑手术。-01-17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回示:查见低分化癌,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表达:PCK(+)、P40(+)、CK5/6(+)、EBER1/2-ISH(-)、CK7(-)、TTF-1(灶性少量+)、NapsinA(-)、CgA(-)、Syn(灶性少量+)、Ki-67(MIB-1)(+,约50%)。结合HE形态学及免疫表型诊断:查见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个别细胞表达TTF-1及Syn(+),不排除合并少量小细胞癌之可能。-3-16日行右侧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病理回示:右锁骨上淋巴结:纤维脂肪组织中查见转移性低分化癌(CA),伴灶性角化。结合Q20-之病理诊断,倾向来自肺之NUT癌(CA)转移。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检出NUT基因易位(详见检测报告),支持NUT癌转移,结合病史系来自肺。
从以上病史中发现:患者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难道是患者出现了肿瘤骨转移引起骨质溶解引起的高钙,随后和临床取得联系,是否有骨转移?随后进行了SPECT全身骨显像检查。
随后的检查结果发现:
SPECT全身骨显像:全身骨显像未见异常。
SPECT结果显示无骨转移。
那患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钙?
此时有二种可能性:
一种原因是患者确实发生了骨转移,SPECT未显示阳性结果,在年曾出现过一肿瘤患者,当时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可能有骨转移,SPECT全身骨显像未见骨转移,而二月后患者再次行SPECT全身骨显像发现骨转移。表明实验室检查结果更早于影像检查。
另一种可能原因:患者为肺鳞状细胞癌,肺肿瘤多来源于神经内分泌瘤,其肿瘤细胞可能会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PTHrp),PTHrp具有PTH的功能,从而导致骨质溶解引起高钙血症。
结合如下分析,最终为患者发出了如下建议性报告:
无论三方实验室、医院的检验科,提供检验的附加值,提高检验报告的含金量,才是检验真正的未来。
编辑:笪文武审校:陈雪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