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患者男,52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不适1年余,再发1天”;

实验室检查:磷状细胞癌抗原(SCC):4.8ng/ml,其他肿瘤标记物正常。

腹部CT如下:

一、平扫

二、动脉期

三、门脉期

四、延迟期

MPR:

影像分析:

胰腺体部形态增大,平扫见体部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进一步强化,强化均强于胰腺实质。

手术及病理:

术中表现:术中探及胰腺体尾部直径约4*3cm肿物,质硬、实性、有包膜,肿物与脾动静脉黏连,行胰尾部加脾脏切除术。

术后病理:

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胰腺神经内分泌瘤,G1,4cm×2cm×2cm。免疫组化(19-):CK+、CGA+、SYN+、CD56+、β-Catenin膜+、Ki-67+2%。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neuroendocrinetumors,pNETs)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种异质性肿瘤,pNETs少见,仅占所有胰腺肿瘤的1%~2%。好发于30-60岁,男性稍多见。分类:

①根据核分裂象计数和Ki-67指数的高低分为三个级别,低级别(G1,核分裂象为1个/10HPF,Ki-%),中级别(G2,核分裂象为2-20个/10HPF,Ki-67为3%-20%)和高级别(G3,核分裂象20个/10HPF,Ki-%)。

②临床上按其是否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将pNETs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2种。功能性pNETs包括胰岛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胃泌素瘤、VIP瘤、生长抑素瘤等。这一类肿瘤产生相应激素导致其有对应的临床症候群,故临床上发现及时。此类肿瘤因血供丰富在增强CT图像上容易检出。非功能性pNETs因无典型临床症状而不易被发现,其肿瘤影像学表现亦不典型。

影像学表现:

pNETs常单发,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体尾部最常见;

功能性肿瘤体积较小,边界清晰,无功能性肿瘤体积较大,易合并囊变、坏死、钙化;

pNETs一般为富血供肿瘤,但因肿瘤内囊实性比例的不同,增强后肿瘤的强化程度也多样,实性成分增强后早期强化明显,部分呈「纽扣征」,囊实性成分总体表现为轻-中度强化,囊性成分表现为无明显强化,常有囊变、坏死,少数功能性pNETs为少血供肿瘤,动态增强扫描呈弱强化,与胰腺癌的强化方式相似。

鉴别诊断:胰腺癌:

胰腺癌是胰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以胰头癌多见,绝大多数为乏血供肿瘤,强化程度低于胰实质,呈轻度强化,恶性度高,易出现周围侵犯及远处转移,围管性浸润、嗜神经生长,远端胰腺组织萎缩、胰胆管扩张常见,几乎不出现钙化;

胰腺癌的肿瘤标志物CAl9-9常升高明显,好发于老年女性;

③pNETs多为富血供肿瘤,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对周围组织和血管主要以推移为主,CAl9-9一般不升高。

实性假乳头状瘤:

好发于年轻女性,属于低度恶性肿瘤,生长缓慢,多为囊实性肿块,有完整包膜,出血、钙化、囊变较常见,肿瘤内出血是重要特征;

动脉期通常轻度增强,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强化更明显,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但其增强程度始终低于胰实质,「浮云征」被认为是其特征,表现为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影漂浮在低密度囊变区;

绝大多数肿瘤边界清晰,极少数恶性病变可出血周围侵犯。

胰腺囊腺瘤/癌:好发于老年女性,均以囊性成分为主,可见壁结节,多呈分房状改变,增强幅度低于pNETs,病灶内可见放射状钙化影。膜后神经内分泌肿瘤:通常也呈囊实性,境界清楚,实性成分增强显著,定位鉴别一般不难。胰腺内副脾:脾脏组织在胰腺内异常发育,多位于胰腺体尾部,平扫与脾脏呈等密度,增强各期与脾脏呈同等密强化。点击下方关键词即刻获取相应文章影像征象动图解剖血管压迫

肺绒癌腹内疝

脊髓肿瘤卵巢肿瘤

大气道肿瘤及肿瘤样变

肺囊性变踝关节MRI

影像技术、影像诊断专业

消化道造影良性纤维性肿瘤

肝囊变

胸片

Poland综合征骨脓肿

腕创伤

关节软骨创伤

骨肿瘤空洞

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肿瘤节细胞瘤

GPA

胃间质瘤先天下腔静脉畸形ABC作者

邓之亚编辑

小雪球责任编辑

晓倩插图来源

作者提供题图来源

站酷海洛投稿转载

penglong_medical

hotmail.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zl/118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