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消化内科主任李利安、副主任黄德峰的带领下,医院院消化内科成功完成首例胃毕II式术后患者行肠镜下ERCP(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开创了漯河市消化内镜治疗新领域,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患者是一位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男性,2周前持续右上腹疼痛不适,伴有皮肤黄染、畏寒、持续39℃高热,医院诊治后症状未缓解,后转入我院消化内科。入院后CT、MRCP均提示1.胃癌大部切除术后;2.胆总管结石。

(术前MRCP检查)

由于患者1年前因“胃恶性肿瘤”行胃大部分切除(胃毕II式术),术后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及其开口异于一般普通患者,且手术难度极大,此类病人若行常规转外科行开腹手术治疗,创伤大,愈合慢,对患者身体各项指标要求非常高,术后容易并发其他胆道疾病。而该患者基础疾病较多,伴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外科手术患者不能耐受。

(正常解剖结构)(患者毕II式术图解)

针对胃毕II式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上主要以外科手术以及内镜两种手段进行取石治疗,其中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已成为有效治疗胆胰疾病的首选方案。然而,因解剖结构异常,往往进镜及寻找乳头困难,操作难度大,对医师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术有很高的要求。

(李利安主任、黄德峰副主任手术视频)

李利安主任术前探访患者及手术准备工作,决定摒弃使用十二指肠镜的常规,改用肠镜行ERCP术。整台手术历时1小时,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球囊扩张、成功取出一枚直径0.8cm胆管结石至最后保留鼻胆引流管,手术过程顺利。期间最难掌控的是通过普通内镜发现十二指肠乳头,耗时较长,X线下显示普通胃镜已经反转扭曲达°,手术难度可想而知。

(X线下ERCP取石)

当术后患者腹痛、发热、黄疸症状消失,鼻胆引流管中引流出墨绿色胆汁,标志着消化道改建术后ERCP术的圆满成功。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开创了漯河市消化内镜诊疗的新篇章,更体现了医院消化内科及内镜中心强大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勇于创新、开拓新途径的决心,让更多的患者摆脱或减轻病痛的伤害,造福广大人民群。

◆◆◆◆◆

医院院本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wh/129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