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狭窄尿道狭窄是指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所致的尿道任何部位的尿道机械性的管腔异常狭小,使尿道内阻力增加而产生的排尿障碍性疾病。分为先天性、炎症性、外伤性、医源性。

(一)尿道狭窄的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是排尿困难,起初排尿费力,排尿时间延长,尿液分叉,后逐渐尿线变细,射程变短甚至呈滴沥状。

2.尿道狭窄时常伴有慢性尿道炎。3.尿道外口常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多在早晨发现,尿道口被1-2滴分泌物封闭,称为晨滴。4.先天性尿道狭窄常见于尿道外口有狭窄,常伴有包皮过长或包茎。

(二)尿道扩张术后健康指导

1.出血:如出血不重,无排尿困难,可多饮水,予以抗菌药,一般数小时至24h可自行停止。如出血较重,排尿困难,应尽可能留置一条较粗、质地较软的尿管引流尿液;如不能导入,应手术治疗。

2.尿道穿破:尿道穿破后出现疼痛和出血,应立即应用止血和抗感染治疗。3.感染:尿道热和败血症是最危险、最严重的并发症,必要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激素。

4.预防:对尿道及前列腺有急性炎症者,禁忌尿道扩张;慢性炎症者,应用抗生素后行尿道扩张;对尿道扩张术后有尿道热者应慎重实行该手术。

(三)尿道修补术后的健康指导

1.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心理。2.尿道经过缝合,难免瘢痕收缩而出现尿道狭窄,因此出院后按医嘱定行尿道扩张术,开始每周1次,持续多久视病情而定。

3.平时多注意排尿的情况,如发现尿流不畅,尿线变细,提示尿道可能发生狭窄,医院就诊。

(四)经尿道瘢痕电切术后健康指导

1.术后2-3天内常有血尿,严密观察血尿转清情况。2.术后应留置导尿管1周左右,保持导尿管通畅,使尿管有效的阻隔前列腺囊和膀胱,如有小的血块,应及时冲洗,拔出尿管后定期行尿道扩张,防止狭窄复发。3.每日清洁尿道外口分泌物,减少尿道感染和分泌物。

4.老年人常有便秘,术后常卧床休息,肠蠕动减弱,更易引起便秘,要保持大便通畅,多吃促排便的蔬菜水果,必要时灌肠。5.术后尿失禁常为暂时性,可能与膀胱和后尿道炎症有关,用较细导尿管引流后可恢复。若尿失禁不能恢复,可能与尿道括约肌有关,可做肛门括约肌功能锻炼。

(五)尿道狭窄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导

1.按时服药及按医嘱复查。2.尽量多摄取水分、液体,每日饮水量在-ml,而达到内冲洗的目的,以预防尿盐沉积堵塞和尿路感染。3.如将导尿管带回家,按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尿管护理。4.注意体温变化,如有畏寒及发热超过38.5℃应及时回诊。

5.注意休息,适当锻炼。6.增加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大便通畅。7.留置导尿管3-4周以上,为保持膀胱容量,应采取间歇性夹管方法,以锻炼膀胱的充盈和排空反射功能。8.有尿失禁和尿瘘的病人,应注意会阴部清洁,及时更换衣裤、床单,防止炎症和压疮。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wh/116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