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天性胆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先天性胆管扩张预防 >> 师胜杰去世所患疾病死亡率排在所有恶性肿
资料图北京日报提供
■事件
9月28日21时43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在哈尔滨因病逝世,享年66岁。师胜杰曾多次登上春晚舞台,在除夕之夜给广大电视观众带来欢声笑语,如今他在台上说相声的画面还依然历历在目,他的音容笑貌还清晰回荡在脑海里,然而他却离我们而去,真是太令人悲痛了,许多网友看到消息后,一时间难以接受。据侯耀华经纪人年3月份透露的消息,当时师胜杰的胰腺癌已经扩散到肝部,到现在半年时间还是没能躲过病魔。
■事实
胰腺癌,可能并不被很多人所熟知,但却是常见的、恶性程度高的消化系统肿瘤,胰腺癌死亡率却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
胰腺癌是一种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其起病凶险,侵袭性强,病程短、进展快、死亡率高,中位生存期仅为6个月左右,约3/4的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不足5%。,5年生存率仅为5%。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高于女性。
近年来,我国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已成为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医院近年来收住院的胰腺癌患者比20世纪50年代增加了5~6倍。较10年前相比,年轻的胰腺癌患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且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胰腺癌因其发病隐匿,发现晚,手术切除率低,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常规放化疗效果不明显等特点,被称为“癌中之王”。
■很多名人死在胰腺癌下
苹果创办人之一、前CEO乔布斯因胰腺癌去世,终年56岁。原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香港著名艺人沈殿霞等不少名人都因胰腺癌逝去。
年以来已有16个名人因胰腺癌而去世,年之前有2名,并且他们在确诊为胰腺癌后生存时间大部分不超过2年,最短的仅2个月。
这18个因胰腺癌而去世的名人,最年轻的仅46岁。
■胰腺的功能强大
胰腺,虽只有2-3cm宽,但作用非凡,不仅是最主要的消化液分泌器官,还是混合性分泌腺体,有内、外分泌两大功能。
▲内分泌功能
内分泌主要为胰岛,能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调节血糖。
▲外分泌功能
外分泌主要为胰液,含有脂肪酶、淀粉酶等大量消化酶,能将蛋白质、脂肪、淀粉等消化分解成小肠能吸收的细小营养分子,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主角”的作用,特别是对脂肪的消化。
■为何多数人在确诊胰腺癌时都为晚期?
胰腺,深藏在人体左上腹的最深处,与肝、胆、肠、胃等器官紧密相邻,其后方是错综复杂的血管和神经组织,特殊的位置也导致它更易“隐藏病情”。
▲伪装胃疼,不一定是胃病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引起的疼痛没有特异性,可表现为胀疼、钝痛、烧灼痛等,且易发生于饭后1-2小时,有时不吃东西会有所缓解,常被患者误以为胃部疾病。
▲伪装脂肪泻,不一定是肠道炎
胰腺发生病变时,其消化功能会减弱,而人体中的绝大多数脂肪都在胰腺中消化。当患有胰腺癌时,大量脂肪会直接被排出体外,出现脂肪泻,易与肠道炎等消化道疾病混淆。
▲伪装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胰腺癌分泌的一些因子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或是损伤β细胞功能,从而引起血糖升高。
对于一些无肥胖、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老年人,突然出现血糖升高或是血糖不稳定,可能预示着胰腺癌。
▲伪装腰背酸痛,不一定是骨科问题
胰腺在腹膜后方,也就是紧邻脊柱。当胰腺肿瘤长大,侵犯或压迫到腹腔神经丛时,会引起腰背的疼痛,尤其是有平卧时加重酸痛感的症状,可能预示着胰腺癌。
▲伪装黄疸,不一定是肝功能障碍
胰腺管与胆总管的汇合处被称为壶腹部,若早期胰腺癌的肿瘤长在胰头处,既可能压迫胰管,导致胰管扩张,也会压迫胆管,轻时导致胆管扩张,严重时出现胆管完全梗阻,引发黄疸。
若胰腺癌肿瘤长在胰体尾处,到肿瘤晚期时,会出现肝脏转移,如:肝内胆管转移,肝门的淋巴结转移等。此时也会压迫胆总管,引发黄疸。因此,黄疸,不仅是肝脏疾病的征兆,也可能预示着胰腺癌。
■这些人容易患胰腺癌
▲40岁的中老年男性
男性的胰腺癌发病率远高于女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风险增大。
一方面,胰腺的重量会减轻。人体在30岁时胰腺最重,约有60-g,但到50岁后可减少至60%。与此同时,胰腺功能也会衰退,增加病变风险;
另一方面,中老年人血管硬化加重,会导致胰腺组织缺血,而引发胰腺导管上皮出现增生,增加胰腺癌风险。
▲急、慢性胰腺炎患者
胰腺炎,是胰腺癌的最大危险因素。胰腺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但经常反复性的急性胰腺炎会发展为慢性胰腺炎,而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
炎症刺激会胰腺,当胰腺管道有损伤时,胰液中的消化酶会将胰腺自身溶解消化,扩大胰液的渗出。此时就像开了闸洪水般,病情迅速蔓延,引发癌症。
▲胆结石患者
胰腺管与胆总管有一个共同开口——壶腹部,但胆结石堵住这个开口时,胰液无法通过胰管到达肠道,其消化酶也会消化胰腺组织,诱发胰腺炎,增加癌变风险。
▲吸烟酗酒人群
据资料显示,烟草中致癌物质会通过多种途径伤害胰腺。如:经胆汁分泌进入胆道后,反流入胰管内刺激胰管;肺部及呼吸道吸入后随血循环进入胰腺等。
正常的胰腺比一般器官都要软,似豆腐,但饮酒过多会导致慢性胰腺炎,出现胰腺硬化,硬度可似木头。
▲超重、肥胖人群
胰腺癌也被称为“富贵癌”,超重、肥胖人群的发病率可提高45%。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食物会在体内转化,形成环氧化物,从而诱发胰腺癌。
而日常的暴饮暴食,也会诱发急性胰腺炎,轻则上腹痛、恶心呕吐,重则导致休克。
▲有胰腺癌家族史人群
若有胰腺癌家族史,也会增加发病率,尤其是患有胰腺炎的患者一定要及早治疗。
一般情况下,B超是胰腺癌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而CT的诊断准确性高于B超,准确率可达80%以上。
■如何预防胰腺癌
胰腺癌,有位置隐蔽,早期典型症状少;发现时较晚,转移扩散快;存活期极短,病死率极高等特点,除了避免高危因素,如何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生活规律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用各种娱乐方式来进行周末的消遣,有时还会通宵娱乐来宣泄一周的压力,因此,正常的作息规律被打乱,身体的抵抗能力下降,并加重了体质酸化,影响了机体器官的正常分泌及作息规律。这些都是诱发胰腺癌的重要因素,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人们都应该保持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来进行娱乐,使身体的器官功能保持正常,远离胰腺癌。
▲改掉不良嗜好
日常生活中,吸烟、饮酒对身体的危害本身就很大,对于胰腺癌来讲,烟草中的酸性物质更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所以尽早戒烟戒酒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
▲禁食刺激伤害性食物
过辣、过热、过凉、过期以及过咸的食物都在不知不觉中诱发了疾病,人们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膳食计划,饮食口味应该适中,切勿过于刺激。体质较为虚弱或年长的群体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摄入适量防癌含碱类的食物。
▲禁止食用被污染的食品
日常生活中的饮食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例如,路边摊上的食品常被马路上的尘埃所污染,应该尽量避免。此外,人们也应禁止摄入一些疑有农药或其他有毒物质残留的食物,以免引起肠胃不适,增加胰腺负担。应选择摄入一些有营养的清洁的绿色食品,如新鲜蔬菜、瓜果等,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心态良好,劳逸结合
随着生活脚步的快速迈进,很多人在工作以及学习中承受着过多的压力,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力的下降,胰腺分泌的失调,以及体内代谢水平的不协调,这些都是引起胰腺癌的因素。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调节情绪,加上适当的体育运动,是预防胰腺癌发生的良方。
传播医者价值促进健康长寿
编辑|刘苛苛
投稿或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