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天性胆管扩张专科治疗医院 >> 先天性胆管扩张常识 >> 胰胆管MR水成像病例分析
体部水成像MRCP的特点:
MR水成像是利用自由水弛豫时间与相对静止组织不同的特性、应用特殊序列进行含水结构显示的一种特殊MR技术。
与常规X线造影及CT成像相比,MR的优越性:1、无电离辐射;2、无创伤;3、静态水成像不需要使用对比剂;4、可同时进行形态与功能观察;5、成像质量不依赖兴趣器官的功能状态,因此尤其适合于因重度肝肾功能障碍及全身衰竭而不能进行造影检查的患者。
检查前准备:
患者禁食、禁水4h,以减少胃及十二指肠内液体对成像的影响,并有助于减少十二指肠蠕动、增加胆囊充盈。
以下是我们工作当中比较常见的病例:
病例一:
男53岁腹痛、腹胀入院
进行MRCP检查
通过MRCP检查,我们可以看到胆囊体积增大,胆管迂曲,左右肝管、肝总管及胆总管均未见扩张。胰管走形自然,未见扩张。十二指肠降段见肠壁局限性向外呈囊袋状水样信号影(箭头所指)突出。
表现为:十二指肠憩室。
病例二:
女67岁腹部无规律性疼痛、恶心入院查体,胆囊切除病史。
进行MRCP检查
通过MRCP检查我们可以看到,胆囊切除术后改变;肝总管内见小结节影,胆总管无扩张;胰管走形自然,无扩张;十二指肠内侧壁见肠壁局限性向外呈囊袋状水样信号影(箭头所指)突出。
表现为:肝总管结石;十二指肠憩室。
憩室产生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多认是先天性肠壁局限性肌层发育不全或薄弱。在肠内突然高压或长期持续或反复的压力增高时,肠壁薄弱处,肠壁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脱出而形成憩室。亦可由于肠壁外炎症组织所形成粘连瘢痕的牵导致憩室的发生。因此不同类型的憩室,其产生原因也有所不同。
1.先天性憩室少见,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出生时即存在。憩室壁的结构包括肠黏膜、黏膜下层及肌层,与正常肠壁完全相同,又称为真性憩室。
2.原发性憩室因部分肠壁有先天性解剖上的缺陷,由于肠内压增高而使该处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向外脱出形成憩室,此种憩室壁的肌层组织多是缺如或薄弱。
3.继发性憩室多是因为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收缩或慢性胆囊炎粘连牵拉所致,故均发生在十二指肠的第1部。又称为假性憩室。
本病诊断需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炎、胆管炎、腹腺炎等相鉴别。
病例三:
女86岁压迫性腹痛入院
进行上腹部MR平扫+MRCP
我们可以看到胆囊内见较大类圆形充盈缺损(图中箭头所示)。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及胆总管均未见扩张;胰管走形自然,未见扩张。
表现为胆囊结石症。
病例四:
女57岁上腹绞痛入院
进行上腹部MR平扫+MRCP检查
图像可见:胆囊折叠,胆囊腔内见多个小充盈缺损(图1箭头所示);胆总管迂曲扩张(图3箭头所示),于胆总管中段见小充盈缺损(图2箭头所示);胰管走形自然,无扩张。左肾实质内巨大囊状水样信号影,边缘光滑。
表现为:胆囊结石;胆总管内结石,胆总管扩张;左肾巨大囊肿。
胆囊结石的MRI特征性表现为:胆囊内见呈圆形、椭圆形小石子状或聚集成堆得石榴籽状结构,T1WI、T2WI图像上结石亦可见高信号区域、部分呈现中心高信号而周围坏绕低信号影的征象,甚至在T1WI上呈高信号,这与结石中的胆固醇成分高有关。T2WI或MRCP图像上,在周围高信号胆汁的衬托下,“充盈缺损”的结石往往能得到清晰的显示,但胆囊泥沙状结石则主要依靠T2WI诊断。MRCP结合T2WI对胆囊结石诊断的准确性高达80%~90%。
MRCP不应单独进行,这是非常不妥的。MRCP属于重T2加权序列,除了水样成分的胆汁呈现很高信号外,其他组织几乎没有信号,MRCP不能观察管壁及管腔外的结构改变,而后者对于胆道病变的诊断至关重要。因此MRCP应该与常规MRI和(或)动态增强扫描同时进行。
请大家欣赏以下病例图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