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总管结石的ERCP诊治

一、胆总管结石的诊断

典型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会有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Charcot三联征),甚至合并血压下降及神经精神症状(Reynolds五联征);体检时可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Murphy征(+)。发作间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另有少数患者始终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有必要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协助诊断。

1、怀疑存在胆总管结石者推荐首先进行肝脏生化检测及腹部超声检查,但结果正常者不可完全排除,如临床仍高度怀疑可行进一步检查(C1)。

实验室检查对于胆管结石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在急性发作期,患者可存在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肝功能检查可见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酞酶及血清转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重症患者亦可出现电解质及肾功能指标异常,而发作间期患者各项指标均可正常。

腹部超声检查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开展广泛,可显示肝内外胆管及胆囊的病变情况,近期一项Meta分析显示,腹部超声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为73%,特异度为91%,是ERCP前不可缺少的一线影像诊断手段。但是经腹壁超声检查常不能清晰显示胆总管下段,假阴性率在30%以上,且容易将胆管内气体误诊为结石,同时不能提示胆管下段是否存在狭窄,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仅有超声检查结果尚不足以决定是否应该实施ERCP治疗,建议进一步接受其他影像检查。

2、不推荐将CT作为检测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但对疑诊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推荐CT检查。(B1)。

不同研究中CT对胆管结石诊断的敏感性为65%-93%,特异性为68%-96%,尤其是CT阴性结石时,诊断的准确性会明显降低。另外CT检查会使受检者暴露于电离辐射和对比剂注射的潜在危害下,因此在检查效能不优于其他手段时,不常规推荐。但其对恶性胆管梗阻的鉴别和分期存在重要应用价值,可进一步协助了解肝、胆、胰及其周围脏器的情况,适用于存在鉴别意义的病例。

3、推荐MRCP和EUS作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精确检查方法,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所在中心的检查条件具体选择(B1)。

MRCP和EUS是目前检查手段中敏感性及特异性最好的,二者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相当,且安全性好。MRCP具有非侵入性的特点,可直观清晰地显示胆、胰管的病变,对≥5mm的结石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一项Meta分析显示其诊断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5%,对ERCP前判断病情、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5%-%,对胆管内小结石诊断准确率依然较高,且相对安全。

对于存在颅内金属夹、心脏起搏器、机械心脏瓣膜、幽闭恐惧症和病态肥胖患者,EUS检查优于MRCP。而相对于EUS,MRCP检查过程简单、对肝内胆管成像能力强、成本效益比好,且对于存在胃或十二指肠解剖学改变者MRCP更佳方便可行。通常情况下,MRCP是患者最安全可行的检查手段,同时认可由熟练临床医生选择使用EUS,少数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两项检查以确保诊断正确。

4、不建议实施单纯诊断性ERCP(C1)。

一项Meta分析显示,ERCP诊断胆管结石敏感性在67%-94%,特异性92%-%。但由于ERCP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患者往往需要住院,费用较高,术后可能发生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因此原则上不建议实施单纯诊断性ERCP。

5、胆管腔内超声(intra-ductalultrasongraphy,IDUS)对ERCP阴性的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诊断具有补充意义(C2)。

对于ERCP阴性的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可行IDUS检查,与传统ERCP相比,其优势在于发现微小结石,避免了x射线下胆管造影,避免其可能导致的胆管炎或化学性胰腺炎,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6、胆管结石的诊断流程(图1):有可疑症状体征的患者,通过一线、二线检查逐步确立诊断,进而制定治疗方案;怀疑胆管结石的病例建议采用创伤小且诊断率较高的影像检查,如MRCP或EUS,不建议实施诊断性ERCP;如条件许可,建议ERCP前常规接受MRCP检查。

图1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诊治流程

二、胆总管结石的治疗

㈠单纯胆总管结石

1.无论有无症状,胆总管结石都应治疗(B1)。

胆总管结石患者可有黄疸及腹痛等症状,但也存在一些无症状的胆总管结石,这种无症状胆总管结石的自然病史现还不是很清楚,大多数是在筛查时发现的。即使暂时没有症状,胆管结石仍有风险引起胆管炎等严重情况,因此无论有无症状,胆总管结石都应治疗,以避免最终出现发热、腹痛甚至胆管炎等情况。

2.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ERCP、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以及经皮经肝治疗(A2)。

有Meta分析研究,比较了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和外科治疗(12项RCT,例),结果显示结石移除率、死亡率、并发症出现概率无显著差异。该项研究的外科治疗包括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亚组分析同样没有显著差异。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单位的技术条件和操作者的经验综合考虑,选择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式。建议建立多学科讨论机制,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目前,ERCP是单纯胆总管结石主要治疗方式。

取石时可使EST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ndoscopypicPapillaryBalloonDilation,EPBD)。年,Weinberg等人的一项系统性回顾报道了EST与EPBD在胆总管结石移除率上的差异。与此相反,Liu等人年的一项Meta分析并没有发现两者有显著差异。但两项研究都建议EPBD更适合移除直径较小的结石。在早期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率方面,EST与EPBD无明显差异,但EST出血更常见,而EPBD更容易出现术后胰腺炎。因此,EPBD对于凝血功能紊乱的病人更为合适,但是病人应该被充分告知术后胰腺炎的风险增加。在长期预后方面,EST与EPBD术后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但是年的系统性回顾发现,EPBD较EST出现胆囊炎的几率较低[1.3%vs5.0%;relativerisk(RR)0.29,95%confidenceinterval(CI)0.10–0.81)]。EPBD术后胆管感染较EST更为少见,但选择治疗方式时还应该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结石大小与碎石的方式等。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扩大球囊扩张术(EndoscopypicPapillaryLargeBalloonDilation,EPLBD),应用的是一个直径12-20mm的大球囊,目前已应用于内镜下取石。EPLBD通常应用于小EST之后,但也有单独应用的报道。一项RCT的Meta分析比较了EST与EPLBD在有较大结石的情况下,机械碎石后的结石移除率,结果无显著差异(97.35%vs96.35%),EPLBD术后出血较EST显著降低(oddsratio0.15,95%CI0.04–0.50,p=0.),术后胰腺炎、穿孔以及胆管炎等的出现概率无显著差异。EPLBD临床应用的时间较短,严重并发症的报道较为有限,并考虑发表性偏倚等情况,使用时应更加谨慎。

3.胆总管结石可使用球囊和网篮取石。(A1)

网篮取石或是球囊取石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术者的偏好。网篮取石在欧洲与日本更多的被用作首选,相对于球囊,网篮更加牢固,牵拉力更强,但由于结构原因,网篮不易对较小的结石进行“抓取”,并且当乳头切开不充分或是结石比预估的更大时,网篮取石偶尔可能造成结石的嵌顿,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球囊取石在美国更多的作为首选。Ozawa等人的一项多中心RCT研究表明,网篮与球囊取石方法在结石直径小于11mm时,取石成功率相近(81.3vs.83.9%,p=0.7),无统计学差异,在出血、胰腺炎、胆管炎等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种方法亦无统计学差异(6.6vs.10.8%,p=0.)。然而在另外一项Ishiwatari等人的研究中,球囊取石的胆总管结石清除率要高于网篮取石(92.3vs.80.0%,p=0.)。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综合考虑结石大小、术者经验等因素,合理选择取石方法。

4.单纯肝外胆管结石且胆囊已经摘除的患者,如无特殊禁忌一般首先考虑ERCP/EST胆管取石(C2)。

没有RCT及Meta分析比较手术(包括开腹及腔镜)与内镜治疗在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取石的差异。但目前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取石以ERCP为主要方式。

5.胆管引流可应用于急性胆管炎患者、胆管穿孔或胆漏、以及防止等待取石的患者出现胆管炎(B2)。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胆汁引流是目前无创性胆汁引流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经内镜胆管支架引流术(endoscopieretrogradebiliarydrainage,ERBD)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ENBD)两种。多项RCT研究发现,胆管支架及ENBD在胆汁引流效果及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相比ERBD,ENBD作为一种外引流手段,可通过胆汁引流量及性质客观评价引流效果,并可在引流液粘稠的患者中进行引流管及胆道冲洗,明显降低引流管堵塞及引流不畅的风险,但由于ENBD引流管需通过鼻腔,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出现患者不能耐受而自行拔除引流管的情况。相反,胆管支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观体验而增加依从性,且有报道显示,长期支架置入能够有效减小机械碎石困难的结石大小,3-6个月后结石的完全移除率可达73.7–95.6%。但也有研究表明在老年患者或因严重并发症使胆总管结石取石困难的患者长期置入胆管支架后,可能出现严重胆管炎而导致死亡率升高。

因此,尽管两种引流方法在引流效果及并发症风险方面不相上下,但ENBD的可控性更好,若患者可耐受,首选ENBD。若患者不能耐受外引流或生存预期有限,可选择胆管支架内引流。

6.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需行内镜下胆管引流或取石治疗(B1)。

对于合并急性胆管炎的患者,可予以ENBD或短期内支架置入进行胆汁引流再择期取石,但这种治疗方法会延长住院日。

在多种胆汁引流的方法中,EST+ENBD引流死亡率较低。虽然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BiliaryDrainage,PTBD)及内镜引流的优劣,但PTBD具有创伤性且相关并发症较多。因此对于PTBD医院可采取此种方法,但对于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内镜引流仍是首选。

㈡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对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可考虑3种方式处理:①ERCP胆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②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手术,③开腹胆囊切除加胆道探查手术。手术方式的选择可根据患者及治疗单位的具体情况决定。

1.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可优选ERCP胆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分别取石的方法治疗(B1)。

国内外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ERCP胆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手术在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病人接受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同样,分别包含7项和9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表明ERCP胆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手术在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日本的一项前瞻性全国调查显示81.3%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选择ERCP胆管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分别取石的方法治疗,且日本胃肠病学会(JSGE)年指南推荐对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行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分别取石。

2.所有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均可行胆囊切除术,除非存在手术禁忌症(A1)。

对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胆总管取石后仍有胆囊炎和结石脱落的风险。一篇对5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表明预防性胆囊切除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且反复腹痛、黄疸及胆管炎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在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对内镜胆总管取石后的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切除组的胆管事件(包括胆管炎)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对无手术禁忌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3.若外科手术风险高,单纯行括约肌切开后内镜下取石可作为替代手段,但是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胆总管结石清除后仍存在胆囊炎和结石脱落的风险(C2)。

虽然预防性胆囊切除对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有益,但对手术风险高的患者仍属于禁忌,对这部分患者可单纯行括约肌切开后内镜下取石。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年龄及伴随疾病对ERCP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影响。

㈢处置困难胆管结石的处理意见:

处置“困难”结石的定义:采用常规取石技术仍未能取出结石,可认为处置“困难”的胆总管结石。与“困难”结石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直径15mm;结石数量大于10枚;结石形态不规则;胆管结构复杂(如胆管结石远端狭窄、成角等);肝内胆管结石;上消化道解剖结构异常,Mirizzi综合征等。

1.对于困难结石,EST联合EPLBD可作为EST单独处置的一项替代手段(B1)。

一项RCT的Meta分析比较了EST与EPLBD在有较大结石的情况下,机械碎石后的结石清除率,结果无显著差异(97.35%vs96.35%),EPLBD术后出血较EST显著降低(oddsratio0.15,95%CI0.04–0.50,p=0.),术后胰腺炎、穿孔以及胆管炎等的出现概率无显著差异。另一项研究比较了EST与EST+EPLBD对巨大或多发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两者的取石成功率无明显差异(EST+EPLBD:%vs.EST:89%;p=0.)EST+EPLBD的I期取石成功率要高于EST组(EST+EPLBD:88%vs.EST:56%;p=0.03).操作时间显著低于EST组(EST+EPLBD:42minvs.EST:67min;p=0.),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EST+EPLBD:9%vs.EST:25%;p=0.),鉴于EST+EPLBD可以减少操作时间、提高I期取石成功率,推荐EST+EPLBD作为EST单独处置的一项替代手段,但是EPLBD临床应用的时间较短,EPLBD相关并发症(尤其是远期并发症)需更多研究明确。

2.结石直径大于15mm是处置“困难”结石的重要因素,当结石直径大于15mm时,取石成功率明显下降,推荐应用各种碎石技术协助完成取石(A1)。

①机械碎石:较大的结石需用机械碎石网篮将结石粉碎后取出。操作医生及其助手应熟悉碎石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应急碎石是在取石网篮嵌顿时使用的非常手段,开展ERCP取石的单位需配备性能良好的常规碎石器和应急碎石设备。通常机械碎石的成功率在80%以上,少数情况下结石硬度过高,机械碎石失败,应设法释放结石,建议用其他方法碎石或手术治疗。

②液电碎石:液电碎石法是指利用直流高电压产生冲击波通过液体介质碎石,大部分患者只需1次ERCP即可完全清除结石,该方法我国临床应用较多。

③激光碎石,主要用于粉碎巨大、坚硬或嵌顿的肝外结石,尤其是机械碎石失败的病例,部分肝内1、2级肝管内结石也可采用该方法清除。

④体外震波碎石:一般是用于巨大、坚硬、不宜或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碎石后再行内镜下取出。其副作用有疼痛、局部血肿形成、血尿和胆管炎等。操作前需留置鼻胆管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3.对于高龄或者存在多种合并症,不能耐受其他内镜或手术操作的患者,胆管支架可作为其替代手段(B1)。

对70岁以上或体衰患者,不能耐受其他内镜或手术操作,胆道支架置入术可作为内镜取石的替代方法以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胆汁引流。一项包含58例病人的研究发现,当应用胆道支架作为胆总管结石的唯一治疗手段时,有40%(23/58)的患者出现了34人次并发症(主要为胆管炎),该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1-月),随访期间44例患者死亡,其中9人死于胆管相关疾病。因此,支架治疗作为胆总管结石的唯一治疗手段应限于选定的一组预期寿命有限和(或)过高手术风险的患者。

4.因特殊原因内镜下取石无法进行时,建议短期使用胆管支架保证胆汁引流,后期再进行内镜检查或手术(B1)。

韩国一项研究证实:对28位行ERCP常规取石困难的老年患者,首先进行内镜下胆管支架植入术,联合服用熊去氧胆酸和其他药物治疗6个月后,结石大小显著减小,随后,28例患者中有26例成功进行内镜下结石取出术。提示特殊原因胆总管结石内镜下取石无法进行时,可以短期使用胆管支架保证胆汁引流,辅以药物治疗,后期再进行内镜检查或手术治疗。

5.推荐意见:经口胆道镜作为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一种辅助技术,可用于括约肌切开术后不易取出的、机械碎石困难的胆总管结石(B2)。

我国一项研究通过随机临床试验比较SpyGlass监视下激光碎石与x线监视下激光碎石的结石取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取净率SpyGlass监视组85.0%,X线监视组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但SpyGlass直视下碎石,碎石效果更好,可以将大结石碎为较小的碎块,取石更容易。两组之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外一项研究比较了SpyGlass监视下激光碎石和体外冲击波碎石对难治性胆管结石的效果。该项研究中,SPYGLASS监视下激光碎石成功率为%(13/13),一位患者术后发生术后胆囊炎,其余患者未发生手术相关不良事件。体外冲击波碎石组对难治性胆管结石的碎石成功率为66.6%(30/45),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5%(7/45),其中5例胆管炎,2例胰腺炎,提示经口胆道镜作为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一种治疗手段是安全有效的。

对于存在处置“困难”的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有时需要经皮介入和开放式手术取石。经皮胆总管结石取石通常经肝脏(或少见经胆囊胆管瘘)来实现,开放式手术是气囊扩张胆道括约肌,将结石顺推入十二指肠,较大的结石需要先行碎石术(机械、液电或激光)。最近,EUS介导的胆汁引流术已被确立为经皮干预的替代方案。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通常是通过十二指肠进行的肝外胆管的进入;另一种方法是经胃穿刺肝左叶入肝内胆管,导丝穿入胆道,顺行引导ERCP逆行插入。但手术难度大,仅在少部分中心具备相关设备及经验。

㈣消化道重建术后患者的ERCP取石

1.对于消化道重建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首先推荐内镜下治疗(B1)。

消化道重建术后的解剖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包括毕II式(含布朗吻合术),Roux-en-Y胃旁路术和其他类型,其他类型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留幽门的Roux-en-Y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Roux-en-Y肝管空肠吻合术等。近年来研究显示,对于消化道重建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下治疗相比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alDrainage,PTCD)及外科干预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消化道重建术后患者的十二指肠乳头位置和乳头肌切开方向均与正常结构不同,这种情况行ERCP有较大的难度及风险,建议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操作。

2.对于毕II式胃切除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建议使用标准ERCP导管、反式括约肌切开刀,或借助导丝进行胆管插管,可行EPBD联合或不联合EST(B1)。

有研究表明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相较括约肌切开术,技术上更简单,操作更有效,同时在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对于较大的结石避免暴力操作,强行取石,可实施碎石操作。通过胃肠吻合口,经输入襻空肠反向抵达十二指肠,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引起肠道损伤。镜身前段加装透明帽、气囊辅助小肠镜等均为找到乳头、成功插管提供可能。建议使用标准ERCP导管或反式括约肌切开刀,也可借助导丝进行胆胰管插管。毕II式术后患者应使用反式括约肌切开刀沿导丝进行切开,可先留置胆道支架再用针状刀切开胆管括约肌,预留胆道支架可为乳头切开提供更高安全性。

3.对于毕II式胃切除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推荐侧视镜作为首选,前视镜作为侧视镜失败病例的备选方案(B2)。

虽然前、斜视镜可以带给内镜医生更简单和习惯的视野便于插管成功,但是侧视镜的抬钳器可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的系列研究提示使用侧视镜的发生穿孔等并发症的概率也相应减低。因此,推荐对于毕II式胃切除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侧视镜可考虑作为首选方案。

4.对于Roux-en-Y吻合等解剖结构较复杂需行胆总管取石的患者,气囊小肠镜辅助的ERCP应作为一线干预方式(B1)。

对于Roux-en-Y吻合的患者,由于必须横穿过其过长的输入襻到达十二指肠主乳头或肝管空肠吻合部位,使得应用传统的ERCP很难完成。对于以上类型的患者,既往常规采用PTCD术。近年来气囊小肠镜辅助的ERCP使得对消化道重建术后患者施行胆总管取石成为可能。气囊小肠镜辅助的ERCP是一种技术难度大、治疗时间长并且需要特殊设备的操作,应由对气囊小肠内镜和ERCP均有丰富操作经验的医师施行,并且需要严格掌握操作适应证,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能否耐受。当操作者经验不充足或气囊小肠镜辅助的ERCP失败时,EUS-BD或PTCD可作为替代治疗方式,必要时转诊至更专业的医疗机构。

一项RCT研究表明,应用PTCD治疗传统ERCP取石失败的消化道重建术后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31%;而另一项针对气囊小肠镜辅助的ERCP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3.4%。因此,气囊小肠镜辅助的ERCP相比PTCD来说创伤更小、安全度更高。

气囊小肠镜(BE)根据其组成结构分为单气囊小肠镜和双气囊小肠镜,依据其长度和操作通道孔径分为长型气囊小肠镜(工作长度cm,操作通道半径2.8mm)和短型气囊小肠镜(工作长度cm,操作通道半径3.2mm)。双气囊小肠镜的系列研究表明其胆总管插管成功率为74%-98%,手法操作成功率为91%-%,非致命并发症发生率接近5%。另一项针对15个有关单气囊小肠镜辅助ERCP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其诊断和操作成功率分别为69.4%和61.7%,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5%。因此,对于胃肠改道术后需行胆总管取石的患者,BE-ERCP应成为一线干预方式。

5.腹腔镜辅助ERCP(LA-ERCP)在治疗消化道重建术后需行胆总管取石的患者方面有潜在优势,但目前不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手段(B1)。

应用腹腔镜辅助ERCP实现进镜至Roux-en-Y吻合术后输入襻的新型治疗方式亦有报道。一项对比腹腔镜辅助下的ERCP与双气囊小肠镜辅助ERCP的研究表明,前者在乳头到达率(%vs72%,p=0.)和治疗成功率(%vs59%,p0.)方面均优于后者。但是,LA–ERCP尚不能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手段。

(五)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结石

1.ERCP可协助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A1)。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常合并胆管结石,可行ERCP或MRCP明确诊断。

2.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易发生胆管炎(B1)。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包括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的患者,易发生胆管炎。成人胆管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儿童。

3.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结石,一般不建议单纯行EST取石(A1)。

4.经保守治疗未缓解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胆管炎患者可考虑行ERCP术(B1)。

部分患者经抗感染等保守治疗后可缓解,部分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行ERCP及支架植入术,并择期行囊肿切除术。

笨鸟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十佳医院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vmzw.com//mjccby/10781.html

------分隔线----------------------------